又值清明,满世界飘着雨。我静听雨声,一遍遍地怀想仙逝多年的祖母,特别是同她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
那时家境贫困,我在家排行老大,弟妹多,生活压力大,父亲便让我挨着祖母过一段日子。我心里不悦,担心祖母夜里话多,磨牙,让我睡不着觉。
当时的祖母五十几岁,看上去却比六十多岁还老,但她身板硬朗,非常勤劳。祖母虽不识一字,却十分看重读书,对我管教甚严。经常说我姑姑做得如何如何的好。姑姑是村小学语文老师。尽管当时我没弄明白祖母话中的鞭策之意,甚至认为她爱自夸,但姑姑毕竟美丽、善良、聪颖出众,是我和同学们的偶像。
记得有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不仅胸前佩戴了一朵大红花,还得了奖品。我高举着奖状,一路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向祖母报喜,围着她打圈圈,差点让她摔倒,直将她乐出眼泪。祖母拿出积攒多时准备换油盐的鸡蛋,做了我最爱吃的蒸蛋。我三下二下就扫了个精光,连碗里的一点蛋花也不放过,双手抱着碗死劲地添。祖母微笑着骂我是大馋猫。她拉着我的手说:“有点像你姑姑了,好!但你要记住,姑娘家吃有吃相,站有站相,斯文点,莫像个男娃。就是笑也要抿住嘴,笑不露齿,不然将来人家说你没教养。”
其实,祖母对我不光是严格要求,更是疼爱有加。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床,料理完所有家务再把我叫醒。然后为我炒一碗香喷喷的油盐饭,看着我吃饱了,再送我上学。学校就在离祖母家不远的村头,但她每天坚持送我到校门口,看着姑姑带我进教室后才离开。为这事,我常被同学们笑话,可我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那时候的冬天很冷,有一天夜里,我在小煤油灯下做作业,祖母像往常一样,在一旁做针线活陪我。家里没有取暖的火盆,我冻得脚直哆嗦。祖母心疼地将我的脚抬起,裹在她的破棉袄里,用满是老茧的手,不停地揉搓我冰凉的脚心。我渐渐感到浑身暖暖的,痒痒的,笑个不停。祖母也跟着笑了,说:“乖,好好读书啊,长大了像你姑姑一样当老师。”我懵懵懂懂地直点头。那时的我,虽不能理解祖母的深意,无法体味有文化、受尊重的荣光,但祖母已将那颗向善的爱的种子,植入了一个幼小的灵魂。那一夜,我在祖母的怀里睡得很香。
二年转眼就过去了,父亲来接我回家。我不想走,藏在祖母身后,拉着她的衣角,偷偷抹眼泪。我是真的舍不得祖母。她反反复复叮嘱我:“好好读书,长大了有出息!”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伴着我长大成人。当年我不大懂祖母的心,她是希望儿孙们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想来,祖母朴实的话语中蕴涵了何其深刻的道理:人从书里乖。书读好了,一切安好。
等我们一切安好了,可祖母却已是霜结两鬓,走不动了。祖母离世那年,我正在武汉上大学。家里人怕影响我学习,居然没通知我,我也就没有送老人家最后一程,由此铸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在祖母走后二十多年里,我多么希望,能够在这寄托哀思的特定时刻,向敬爱的祖母献上一束花,以表达此生的遗憾和感恩啊!
窗外,雨不停地下,下的全是我心中缅怀祖母的泪。(彭红玉(嘉鱼))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