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规划专题会,明确要求要以产业化思维盘活我市古民居资源,推进实施一批古民居产业化利用项目。半年多时间以来,我市各地坚持活态传承、系统保护、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保护+利用”双管齐下,让“古民居”“古村落”焕发“新生”,聚力实现古民居的活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地面、墙体、楼板尽量保持原有的样式和材料,一定要把这木构的老肌理完整保留!”9月5日,走进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古民居产业化利用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们正在专注民宿室内装修。
整个村落干净整洁,庭院里铺满绿植,青瓦白墙相映成趣,古宅褪去陈旧、焕发新生。
作为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世杰的名人效应让这里常有游客慕名而来,如今古民居产业化利用工程更让这片古建承载起新的期待。
崇阳县古民居产业化利用工程施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正在全速推进,眼下已进入攻坚期,将在11月完工,实现运营。
王氏老屋内,6间民宿与20间学生宿舍的改造已近收尾;回头岭小学改建成可容纳500人的食堂与10间民宿,食堂主体建设已完工;汪氏老屋里,亲子研学教室的框架已搭建完毕,后续装修已启动;虎头冲古民居群中,非遗传承教室与“四大发明”体验课堂的布展方案不断细化,未来这里将成为青少年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的“活课堂”。
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规划专题会上,“以产业化思维盘活我市古民居资源,推进实施一批古民居产业化利用项目”的指令一落地,崇阳县迅速响应,敲定详细规划方案,总投资200万元,将王世杰故居新屋、汪氏老屋、虎头冲古民居、回头岭小学划定为核心开发区域,明晰了工程推进“路线图”。
规划落地需多方协同。8月9日至10日,两场关键签约接连敲定:县文旅局、白霓镇政府、回头岭村村委会与湖北红色基地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四方合作开发协议,明确各方分工与责任;与此同时,回头岭村村委会同步与古民居产权人达成合作。
“既保住了我们的权益,又让老房子有了新用处。”70多岁的古民居产权人王东升的一句话,道出了村民们对项目的认可。
“按照分工,目前,县文旅局负责的古民居维修、研学营地卫浴改造等基础工程已近尾声;湖北红色基地服务有限公司也正在同步推进接待中心改造与研学线路设计,双方分工明确、高效配合,确保项目整体进度。”白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涌直言,四方联动打破了以往的部门壁垒,而湖北红色基地服务有限公司带来的专业运营经验,更给古民居产业化利用工程项目注入了“强心剂”。
“不只是简单‘修旧如旧’,更要让每一栋古民居都‘会讲故事’。”崇阳县博物馆馆长匡文介绍,整个工程围绕研学旅行、民宿运营、历史展览三大核心展开。研学板块主打“可参与”,精心设计了乡愁旅游、非遗体验等互动课程;民宿板块兼顾高端体验与学生住宿需求,建成后可同时接待500余人;历史展览板块则在虎头冲民居群中融入古建修缮技艺展示、民俗体验等内容,让原本静态的老建筑变成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载体。
湖北红色基地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崇阳古民居保护利用产业化示范点建成后,将面向中小学生研发不同主题课程;打造以亲子、家庭、散客、学习、参观、旅游、主题活动为主的非遗、民俗、历史一条街;串联周边红色景区、乡村旅游点,打造“红色研学+古民居文化+乡村休闲”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既能守住文化遗产,村民们还能在家门口找到新工作,这样的好事我们都盼着。”看着工地里穿梭忙碌的工人,回头岭村党支部书记曾崇武的眼中满是期待。
“项目运营后,不仅能盘活古民居资源,更能辐射带动周边餐饮、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为当地创造数十个就业岗位。”崇阳县文旅局局长陈红梅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挂图作战”,紧盯时间节点与建设质量,确保工程高质量完工,真正让曾经“沉睡的文化遗产”变成带动群众增收的“优质资产”,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咸宁日报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宛克文 刘纯亮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金秋时节书香浓
下一篇:
赤壁市蒲圻街道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规划专题会,明确要求要以产业化思维盘活我市古民居资源,推进实施一批古民居产业化利用...
为期三天的2020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昨天在京举办, ,随着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发展低轨卫星通信技术,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落地, “5G+...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报道:29日,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率领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公园城市建设工...
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指出,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
据介绍,该剧是以产业扶贫和产业化发展等现实题材为创作内容,用通城花鼓戏的戏曲表演形式,展现了通城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也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
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加快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说到底就是兼得“青山”与“金山”,用绿色不断刷新发展的颜值和气质。
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乡村、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话题热度不减。
如今的高铁岭镇,脐橙、蓝莓、香柚、林果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稻虾共作、林下特色经济产业初具规模,绿色产业发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