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夜铁”……
“前拍拍,后拍拍,保护我崽崽莫托吓(音ha四声)”……
“干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哟。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
在通城,无论是山野农舍,还是喧嚣闹市,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类似的拍打舞歌谣。若论非遗项目的传承效果,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可年已花甲的第六代传承人吴志奇,仍旧感觉步履沉重,有太多不能松懈的理由。
继5月22日在通城接受采访之后,6月10日,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受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导师”的吴志奇再一次面对记者,言说传承人的肺腑心声。
传承人名片
吴志奇,生于1957年6月,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人。1971年,因有较好的文艺天赋,被县剧团招收为学员,其后勤学苦练,专工小生行当。上世纪80年代初,随剧团下乡演出时邂逅拍打舞,从此迷恋其中。
之后,他不断搜集、挖掘整理《拍打舞》节目内容,并和老师们共同对该舞蹈进行提炼、加工,使舞蹈语汇更加完善。1988年,在湖北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赛中,他参加的《拍打舞》代表咸宁参赛,一举夺得冠军。
2007年,他成为通城拍打舞第六代传承人。2010年,他参与指导的拍打舞,代表湖北省参加在山西大同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荣获金奖。2012年,他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通城拍打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名片
吴志奇,生于1957年6月,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人。1971年,因有较好的文艺天赋,被县剧团招收为学员,其后勤学苦练,专工小生行当。上世纪80年代初,随剧团下乡演出时邂逅拍打舞,从此迷恋其中。
之后,他不断搜集、挖掘整理《拍打舞》节目内容,并和老师们共同对该舞蹈进行提炼、加工,使舞蹈语汇更加完善。1988年,在湖北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赛中,他参加的《拍打舞》代表咸宁参赛,一举夺得冠军。
2007年,他成为通城拍打舞第六代传承人。2010年,他参与指导的拍打舞,代表湖北省参加在山西大同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荣获金奖。2012年,他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通城拍打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山野绽放出奇葩
作为“瑶人出世武昌府”的发祥之地、瑶族先民的祖居地,如今,通城仍然活跃着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汉瑶文化,拍打舞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其发掘过程极富故事性,吴志奇每每津津乐道,但说得更多的,却总是别人。
记者:拍打舞能从乡间山野跳脱出来,登上县市省级、甚至中央级别的舞台,您一定功不可没吧?
吴志奇(使劲儿摆手):不能这样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拍打舞能走出乡野,首先得亏当年县花鼓戏剧团书记任卓辉,是他带队到石南镇、大坪乡一带采风,遇到当地打莲花落的民间艺人胡瑞清,这个胡瑞清即兴表演了一段拍打舞,让任卓辉大感意外,直觉这种舞蹈别具乡土风情,值得挖掘整理。尔后,他开始四处搜集,提炼、整理出一套很有地方特色的拍打舞蹈语汇;然后,他以此为雏形,配上民间流传下来的山歌问答式音乐,让濒临失传的拍打舞得到新生。
记者:您是怎么爱上拍打舞的呢?
吴志奇:说实在话,虽然拍打舞一开头就得到省里专家的认可,但我起初并不看好这种舞蹈,觉得土;加上那时我人年轻,一心向往着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殿堂。1987年,我受命成为拍打舞其中的一个演员,用茶油把皮肤抹成古铜色,拍打着舞蹈着,动作不多,但那种阳刚之气的力量展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开始迷恋上了这种简单而热烈的舞蹈,一边跳一边琢磨着,要在这展示山野狂欢的舞蹈里添加些合适的现代元素,让她洋气起来,又不失本土特色。
生活拍打出艺术
1988年,在湖北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赛中,吴志奇参加的《拍打舞》代表咸宁参赛,一举夺得冠军。紧接着,《拍打舞》作为湖北省民间文化代表,前往民主德国进行艺术交流……
甫一出道,通城拍打舞就有了一个近乎国际的高起点,好当然是好,但吴志奇认为,这是鼓舞却更是局限。
记者:除了题材上的先天优势,《拍打舞》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靠的是什么?
吴志奇:实力,是参与者齐心协力的合力打造,让《拍打舞》有了一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当初,我们跟着师傅一边演出一边改进,不断调整出能表达不同舞蹈语汇的身段步伐、场面调度、造型等,其中,重点突出拍打舞铿锵有力、气氛热烈欢快的特点。
大家都认识到,只有在保持舞蹈原生态的前提下,对拍打技艺进行加工,拍打出韵律感强的节奏、铿锵有力的风格,粗犷豪放的灵动;同时展示出舞蹈洒脱、优美的舞姿,使男性拍打突显阳刚之气,女性拍打媚而不俗,呈现阴柔之美,才能不失舞蹈的原汁原味,让《拍打舞》走得更久远。
记者:您说高起点往往成为难以逾越的局限,这局限具体指的什么?
吴志奇:越是高起点,越是容易止步不前。《拍打舞》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实际劳作与生活画面的升华,更多展示的应该是粗犷的阳刚之气,但我发现,如今很多年轻的《拍打舞》演员一味地讲究“形体美”,淡化了舞蹈最本真的属性。再则,愿意动脑筋去思考舞蹈背后所传承的文化内涵的人少了,只是为了舞蹈而舞蹈,怎么能长久呢?
舞台孕育出传承
6月10日,吴志奇被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导师”。当天,他和来自通城县文化馆的李金鑫老师一同为该校大学生现场传授拍打舞,1000余名学生共同舞蹈,台上台下嗨成一片。这场面,让内心已经很难泛起涟漪的的吴志奇再次激动不已。他感觉,非遗传承的明天愈发亮堂起来!而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在庆幸拍打舞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他深知,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忙碌。
记者:您传承拍打舞整整三十年了,会不会也有疲倦、无奈的时候,遇上这种情况,您是如何化解的?
吴志奇:我已经六十岁了,身体疲倦是正常的,也是能够承受的,但更怕的是精神上的无奈,比如担心舞蹈逐渐退化,丢失传承,无法给后人以交代。我愿意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比如像今天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有这多学生愿意学习、关注《拍打舞》,我还是蛮受鼓舞的,也很欣慰。学院还接受了我的建议,下半年将组织一个万人齐跳拍打舞的盛事,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这些都说明,拍打舞蹈还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平台。
记者:您对《拍打舞》的传承有信心吗?您觉得怎样传承才不失原味?
吴志奇:其实,作为汉瑶文化的发祥地,通城本土在音乐、戏剧、舞蹈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传承就不会失去发展环境。如果能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有人牵头完善理论素养,在艺术上准确定位,《拍打舞》一定能得到进一步传承,在原汁原味中实现二度开发。(图/文 记者 李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加西亚·马尔克斯我曾因这:部作品被追杀
下一篇:
崇阳提琴戏喜获第六代传承人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沈强、张敬报道:近日,由崇阳县纪委、县汉剧团组织的廉政宣传教育“大篷车”走进该县铜钟乡铜钟村,开...
从大雪纷飞到夏日炎炎,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从一方舞台到广袤沃土……今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市文联等部门...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方强报道:近期,赤壁市财政局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开展读书会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勤学、善思、笃行,让学习成...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郭芬芬报道: 8月28日,咸安区双鹤桥社区昱园小区人声鼎沸,一台由市政府办、市房地产管理局、温泉街道办...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远杰、朱秀丽报道:“竹板一打啪啪响、我们八人来登场、惠农政策好又多、就把扶贫讲一讲”。伴随着节奏...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蔡祖峰、陈桥报道:近日,通城县文体广新局召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组织全县文体市场经营业主学习...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新林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嘉鱼县作协获悉,该县官桥镇乡村教师程宏安出版诗集《忘忧草》。 据了解...
嘉鱼文化底蕴浓厚,“二乔故里”闻名遐迩。其中,凭借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享誉各地的嘉鱼木雕历史悠久,成为嘉鱼城市形象一道...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阳、徐世聪报道:激扬奋进的腰鼓、整齐划一的舞蹈、高亢亮丽的山歌……近日,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吴氏宗...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葛琦、孙剑报道:“原来靖江王庙供奉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将丁奉啊!”8月26日,外地游客在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