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娱动态 >> 正文

文艺轻骑兵的红色之旅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9-14 11:31

  

  从大雪纷飞到夏日炎炎,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从一方舞台到广袤沃土……今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市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不辞千辛万苦、跨越千山万水,义无反顾奔赴我市农村、社区、学校、企业……一道道文化大餐,一场场文化活动,为基层百姓送去欢乐,在香城泉都掀起了文化热潮。

  A 奔赴乡村送欢乐
  2018年1月17日,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长江人艺“1号小分队”奔赴崇阳县坳上村为村民送去精彩的文艺表演。坳上村村委会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独唱《美丽之路》、女子群舞《傣家的女儿傣家的雨》、黄梅戏《天仙配》、独唱《精忠报国》、小品《孝道家风》、楚剧《推车赶会》……11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从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变成旅游名村,如今还能在家门口看演出,我们坳上村的变化太大了!”演出现场,76岁的沈圆补老人边看节目边感慨。
  活动期间,该县文联、书协等多名书法家现场书写了600多副春联和“福”字送给当地村民。演艺人员还上门为该村贫困户沈国香和沈谋善家送节目、送对联。
  坳上村村主任沈国华介绍,坳上村一共只有600多人,常住人口不足一半。他说:“省里的‘文艺轻骑兵’来了,一次活动不仅将精品文艺和国家政策送到了家门口,还让我们整个村子实现了一次热热闹闹的大团圆,这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别提多高兴了。”
  演出圆满结束,大巴车披着夜幕,沿着曲折的山路返程,大家回味着今天的演出,已经在为下一站蓄积能量。
  “坳上村是我们到达咸宁后的第一站!”据省演艺集团艺术生产部部长詹志美介绍,按照中宣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2018年,湖北省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将在全省组建500支以上精干灵活、服务精准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以“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为主要形式,常年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送辅导、送服务”等文化惠民活动,形成争做新时代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生动局面。
  B 基层劲吹文化风
  “上门到户的美术交流学习活动,让我们也接受了一把艺术熏陶,别提多高兴!”日前,咸宁市画院“红色文艺轻骑兵”服务基层繁荣文艺创作、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点评活动在嘉鱼县鱼岳镇樱花社区拉开帷幕。活动一开始,浓郁的韵味立即感染了现场50余名美术爱好者。
  活动中,咸宁市画院院长程洁、画院专职画家贺侃,分别就国画、油画等现实题材代表性美术创作作品进行了评析和专题性讲座,对部分学员作品做了精彩点评,开阔了美术爱好者们艺术创作的视野。
  在“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大篷车前,前来体验的镇区居民激动地说:“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村庄,让咱老百姓近距离参与文体活动,特别是与专业文艺工作队伍面对面交流,更有别样感受!”
  “虽然如今条件变好了,但责任不会褪色。活动的表现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嘉鱼县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县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符合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生活题材的艺术作品,主动与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合作送戏下乡,仅八月以来就组织开展了十多场“红色文艺轻骑兵”大篷车下村、下企业、下社区的活动。
  “‘红色文艺轻骑兵’不仅仅是为老百姓送去精彩的演出,还要为大家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市文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倡导全民阅读,培养全民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也为更好地推动文化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2018年4月,通城县隽水镇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奔赴油坊、雁塔等11个村(社区)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图书4000多册,图书内容丰富,涉及时事政治、农技知识、大众文学、文化娱乐等各个门类。
  C 流动演出成常态
  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加强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类演出团体、文化馆、图书馆、镇办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做到每场演出接地气、有温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文艺轻骑兵”活动近百场(次)。
  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向上的故事以及文艺工作者们一次次下乡巡演,在广大基层群众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来到最基层,演出条件自然也很艰苦。连夜赶山路、冒雨雪演出成了“家常便饭”,而经历了这些艰苦,再听到基层群众的掌声和叫好,文艺工作者无不备受感动、深受历练。
  “由于户外温度低,上台没几分钟,感觉嗓子都有些唱不开,但听到观众的掌声,甚至比在剧院演出还高兴。”回忆起冒着雪天在赤壁市张司边村演出的经历,湖北省黄梅戏艺术家程丞记忆犹新,她看到乡亲们的眼神,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欣赏黄梅戏,“我们有义务让大家分享这份艺术之美。”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专经常跟着演出人员下基层。“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了,但很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对精神文化活动依然很渴求。很多文艺工作者也想尽可能多地为满足基层百姓的文化需求做一些事。”
  据悉,我市“红色文艺轻骑兵”除了为基层群众送上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外,还会以慰问采风、文艺培训、文艺支教、座谈交流等志愿服务,促进文艺工作者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同时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带去精神鼓舞,讴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助力香城泉都精神文明建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张丹 龙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省文联赴通城调研文艺工作
下一篇: 崇阳廉政宣传走进基层

相关新闻

  • 崇阳廉政宣传走进基层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沈强、张敬报道:近日,由崇阳县纪委、县汉剧团组织的廉政宣传教育“大篷车”走进该县铜钟乡铜钟村,开...

  • 赤壁开展青年干部读书会活动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方强报道:近期,赤壁市财政局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开展读书会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勤学、善思、笃行,让学习成...

  • 咸安举办红色宣传文艺晚会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郭芬芬报道: 8月28日,咸安区双鹤桥社区昱园小区人声鼎沸,一台由市政府办、市房地产管理局、温泉街道办...

  • 通山快板演绎精准扶贫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远杰、朱秀丽报道:“竹板一打啪啪响、我们八人来登场、惠农政策好又多、就把扶贫讲一讲”。伴随着节奏...

  • 通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整治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蔡祖峰、陈桥报道:近日,通城县文体广新局召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组织全县文体市场经营业主学习...

  • 嘉鱼乡村教师出版诗集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新林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嘉鱼县作协获悉,该县官桥镇乡村教师程宏安出版诗集《忘忧草》。   据了解...

  • 一块木雕的文创之旅

    嘉鱼文化底蕴浓厚,“二乔故里”闻名遐迩。其中,凭借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享誉各地的嘉鱼木雕历史悠久,成为嘉鱼城市形象一道...

  • 通山红色宣传有声有色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阳、徐世聪报道:激扬奋进的腰鼓、整齐划一的舞蹈、高亢亮丽的山歌……近日,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吴氏宗...

  • 嘉鱼挖掘“三国文化”打造旅游名镇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葛琦、孙剑报道:“原来靖江王庙供奉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将丁奉啊!”8月26日,外地游客在嘉鱼县...

  • 咸安艺术培训丰富居民生活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刘洁、吕清华报道: 8月25日,浮山办事处甫兴社区龙潭佳苑小区党支部开展以“以花为邻·学在社区”为主题...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