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稀有的艺术奇葩——提琴戏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11-27 16:02

    一个稀有文化物种,在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林,奇特地芬芳着,这就是咸宁崇阳提琴戏!
    在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提琴戏,是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
    提琴戏是崇阳人“拿来的”。
    据说它源自岳阳花鼓戏,在崇阳被改造,嫁接,生根,直到枝繁叶茂。岳阳花鼓戏的主要乐器是琵琶,但崇阳人改造创新,制成了提琴。何谓“提琴”?坐着能拉,站着提着也能拉,不拉了“提”起就走,这就叫“提琴”。提琴戏有特有的唱腔,是鄂东南、湘北及赣北等地区广为流传的梁山调与崇阳地方小调结合,形成具有崇阳地方特色的剧种。
    提琴戏在崇阳,一直很受老百姓喜欢。
    据清《崇阳县志》记载,早在清代中叶,崇阳地方小戏崛起,“花鼓谣腔,屡禁不止”。建国初期,崇阳县每年都要举办业余汇演,数十个乡班在县城里,一唱便是七日八夜。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崇阳农村每个屋堂都有会拉提琴的人,几乎人人会唱提琴戏。到了现在,更是火爆。逢年过节,婚丧娶嫁,农闲时节,东村锣鼓响,西村唢呐叫,大人看门道,小孩看热闹,山乡哦,就像开了锅。
    荷起锄头下田间,披上戏装上舞台。那些扶犁掌耙、割麦插禾、喂猪洗碗的大哥老嫂,一描一抹就粉墨登场,唱得有板有眼、如醉如痴。看到庄稼人一下子变成红脸关公黑脸张飞白脸曹操小姐太太,村民们不知有多乐。
    在县政府大力扶持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地成立了“崇阳县提琴协会”、“提琴基金会”,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提琴戏剧节”。 2000年,崇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提琴戏,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全县农民自发组织的剧团有92个,业余演员2000多人,年演出3000多场,观众上百万人次。
    乡土奇葩红胜火,深谷幽兰分外香。提琴戏,热了山乡,美了生活,乐了百姓!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从战场走向田间——山鼓
下一篇: 黄土捏出的天赖——呜嘟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