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从战场走向田间——山鼓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11-27 16:32

    三千年的历史,恍如一瞬。那吴楚交兵的声声战鼓,依然回响在人们的心头。走近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鼓,我们可以聆听到那不老的传奇。
    山鼓流行于咸宁通山等地,是一种古老的农事鼓乐。山鼓又称“单鼓”或“胆鼓”,其形椭圆如胆,有“击鼓驱百邪,庶民胆如虎”的传说。
    山鼓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通山是古吴楚国交界,古时士兵屯边,常击鼓唱歌。后来山民将战鼓应用到劳动场合,以鼓催工,形成习俗。“耜耕阡陌,携鼓浩歌”,历来深受农民的喜爱。清同治《通山县志》中写道:“山壁晴光,桥间夜鼓,渔歌樵唱,田鼓寺钟……”田鼓指的就是山鼓中的“栽田鼓”。
    史料表明,山鼓早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就普及并走向鼎盛。山鼓传人焦韩恩老人说:“在农村合作社时期,通山山鼓最是繁盛。那时,这边山头在打‘挖山鼓’,那边山头在敲‘薅草鼓’,山脚响起了‘栽田鼓’。非常热闹,鼓匠边击边唱,一唱众和。从天亮开工一直唱到太阳下山。 ”
    现在,山鼓迎来了继承、创新及保护阶段,并从田间地头走上艺术舞台。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山鼓:白云深处的千年传奇
下一篇: 稀有的艺术奇葩——提琴戏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