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从何处发力?这问题我们其实已经知道了答案。有目共睹,2015 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政府推出的经济举措皆是从供给侧发力。可近来有一种声音,说当前防止经济下行政府应重点扩需求。扩需求有必要,但不能动摇供给侧改革。
一个国家稳增长,重点在结构平衡;而解决结构问题,着力点是在供给侧。事实最有说服力。1933 年罗斯福率先在美国推行新政,之后其他西方国家也跟着效仿,并将凯恩斯主义奉为国策。可结果呢?到上世纪70 年代前后这些国家纷纷陷入了“滞胀”,凯恩斯学派的地位一落千丈。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宣称,要对“凯恩斯革命”再革命;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断言,政府刺激投资对稳定经济无效;供给学派强调,政府应从扩大需求转向供给侧减税。
1981 年里根当选总统后,曾根据供给学派的理论大幅削减政府开支,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此举虽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一度推动了经济复苏,可最终并未解决结构性矛盾,相反还进一步加剧了结构失衡。时至今日,制造业萎缩、产业空心化仍是美国的一大心病。
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解决结构问题的中国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顾名思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结构性,即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二是供给侧,即改革从供给侧发力;三是改革,即主要用市场机制解决结构问题。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同于凯恩斯学派,也不同于供给学派。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用法治思维推动企业安全生产
下一篇:
长三角需要更多人才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