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这项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出重点,不断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村级决策
在财务管理上,在坚持村帐乡(镇)管的基础上,制订了更加具体和严格的操作程序。村级大额开支都要经村民理财小组、村财务监督小组和分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乡镇领导逐项逐笔审核把关。全市各村还将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公开一次,接受社会和村民监督。每半年,由市纪检、民政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督察组进行检查和抽查,帮助协调与改进工作。
在村级决策上,我们普遍推行了“六步决策法”,凡涉及村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经村党员代表议事大会和村民代表议事提出议案,村“两委”联席会议投票表决,乡镇党委、政府把关,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限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村委会设有热线咨询电话,组织实施这“六步决策法”,增加了民主性、科学性,减少了随意性,深化了民主监督。
建立观察制度,加强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督导
为加强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督导,破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市建立了观察员制度。观察员从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新闻记者中选聘。主要督促各地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监督方面做到“五规范”:
一是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税费减免、土地征用、宅基地审批、承包经营、计划生育、救灾救济、干部报酬、退耕还林、粮贴直补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发矛盾和可能滋生腐败的问题。二是规范村务公开的程序。如财务公开,先经过报帐员搞清底数——列出帐目——村干部初审——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中审核——镇经管站复审,然后公开。三是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主要是采取设立固定公开栏,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让群众看得清、弄得明。四是规范村务公开的时间。根据公开内容不同,制定公开的时限。五是规范村务公开的监督。要求将村务公开的资料存档,方便群众查询。同时设立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接收意见后,限期整改。
延伸公开内容,保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效性
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增强了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群众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运用民主的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有效地改变了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增强了村民对干部的信任度,改善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通过党员议事会参与村务大事的讨论、研究,提高了广大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通过民主评议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感;通过“两推一选”,选拔优秀人才充实、调整到村党支部。
三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长治久安。近年来,群众上访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市赤壁市和通山县被省评为换届选举工作先进单位。实践证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阮先强) (作者单位:市民政局)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农村养老模式初探
下一篇:
从赶追数学模型看咸宁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