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新农民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6-12-22 10: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是主体,农民是主角,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新农村建设要在加强硬件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方面的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具备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没有现代的新型农民,就解决不了农民从温饱向小康过渡后、失去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后如何享受人生,获得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具备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呢?
  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占领农村这块阵地。我们要建立对农民的激励表彰机制。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对普通公民特别是对基层农民的激励表彰机制,可以参照国际经验进行探索,着重肯定和表彰在各行各业有突出表现的农民,树立普通农民身边的典型,采取奖状、奖章、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的形式,让农民共评、共审、共荣、共学。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骨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加大以村支部为龙头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以村委会为班子的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种农村、农民协会等专业经合作济组织。
  同时,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一方面,建设一批文化活动阵地和场所,充实一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培养一批文艺体育乡土人才,挖掘地方文化传统,扶助农村文艺演出队伍,举办各种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农民的科学技术及致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意识和文化水平,让农民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本领,普遍有一技之长,使之不仅成为农民谋生和增收的手段,还要成为农民的爱好和特长,成为个人全面发展和享受生活的需要。
  此外,要大力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当前农民务农,一年下来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农忙时节,其余时间均为农闲时间。大部分农民的农闲时间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产生效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消闲现象”的研究,针对这一现象的特点规律,提出解决“消闲”的途径方法,引导农民正确“消闲”。让农民合理利用农闲时间,彻底解决他们在农闲时期“想什么、干什么和怎样干”的问题。譬如,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就是一条好途径。它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使一部分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经济直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面向现代工业,使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同时带来了农村、农民观念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在有些地方,当今农民的很多观念的转变、意识的树立,主要是打工经济带动的结果。当然,在加大外出务工,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各地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二、三产业,就地就近消化农民剩余劳动力。
              (孔丰庆)  (作者地址:通城县马港镇政府)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工作
下一篇: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