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其实挺不错的,家长可以平时也更多鼓励鼓励孩子。平时遇到哪方面的困难,随时都可以找老师。”7月26日,通城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张燕顶着烈日来到了学生葛帆(化名)的家里进行家访。除关怀日常的学习外,她还着重向家长强调了夏季防溺水的重要性。
虽然已是酷暑时节,课堂教学也迎来了阶段性的暂停,但张燕仍然继续着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如今已经是她站上三尺讲台的第22个年头了,44岁的她以课堂为实验室,以学生发展为坐标,潜心钻研、笔耕不辍,在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竞赛指导、教育科研攻关、团队协作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数年如一日的讲台生涯里,张燕以课堂为实验室,以学生发展为坐标,潜心钻研,笔耕不辍,在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竞赛指导、教育科研攻关、团队协作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生动诠释了一位县域研究型教师的专业追求与价值担当。
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位同学收获成长
“像今天这个学生,其实很优秀也很努力,但是缺一点点自信。针对不同的同学,我们肯定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谈起自己班上的学生,张燕如数家珍。
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张燕系统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比如在课前进行“诊断”,课堂上安排阶梯任务,课后提供个性化辅导。
实践表明,该策略有效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显著提升了整体学业水平,帮助基础薄弱学生实现成绩飞跃,学优生获得深度拓展。
同时,在张燕的指导下,多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市级英语口语竞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有力锤炼与证明。
而张燕本人也多次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备课组长”称号,这是对她教学成效的直接肯定。
理论指导实践,带动团队进步
除了对学生们的关怀以外,张燕还积极参与高水平教育科研。其中,参与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2019年成功结题),聚焦县域高中英语教学难题,2022年成功立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持续探索教学创新前沿。
作为备课组组长,张燕参与建立英语教研组“共享资源库”。通过每周集体备课等活动,积极分享教研心得与教学方法,显著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同时也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她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咸宁好课堂比赛及学校教学大比武中均获一等奖。
作为咸宁市程婧英语名师工作室导师,张燕深度参与工作室教研活动,共同探索前沿教学理念。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如在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研活动中做交流汇报,开展高三英语备考交流,将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广泛辐射,有效赋能区域教师专业成长。
面对丰硕的成果与荣誉,张燕老师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本心。
“所有的研究和探索,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张燕表示,她始终将研究的根深扎在县域教育的土壤里,用智慧和汗水,为乡村学子铺就了一条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道路。
张燕的教育实践之路,是一条以研究为犁、深耕课堂沃土的奋进之路。她用教学成绩、教研成果和有力的团队协作,证明了县域一线教师同样可以成为卓越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她的成长路径,为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通讯员 黎晓)
编辑:yangweijie
截止2月25日,一个月内运送900余次,转运疑似感染患者482人……这不是奇迹,而是真实发生在市第一人民医院120转运团队的事实...
咸宁网讯通讯员丁蕊娟报道:近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春泉团队师生代表来咸宁开展“学生思政”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新探索...
在奉献中感悟,在奉献中升华,在奉献中收获,吴和鸣和她的团队正在奉献中领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无边光景!
或许这就是团队生命美学的终极答案:我们不必苛求每个个体完美,只需守护好根脉相连的生命样态,相信所有向上的力量,终将在...
她就像鄂南山区的一盏明灯,以最朴素的教育智慧,照亮着山乡孩子的星辰大海。
■记者周阳通讯员李凯徐浩11月24日,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生产一线炼成才●红牛维...
“怎么当好老师,当好老师需要做什么?”11月25日,全国名师、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涂玉霞及其工作室来到咸安区横沟桥镇小学...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庞赟 通讯员 彭洪)昨日上午,我市“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课队课大赛复赛现场, 43个团队...
咸宁网讯记者朱亚平报道:10日,从湖北科技学院传来好消息,中央宣传部等15部门推选展示的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15部门推选展示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和“服务标兵”名单,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