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从1996年走出咸宁师专校门,到2025年仍坚守农村教育一线,通山县杨芳中学教师朱必煌在广袤农村的田埂与讲台间已默默耕耘29个年头。他以“爱生如子”为初心,以“贴着土地”为方法,以“默默奉献”为底色,把平凡的农村教育事业,酿成了滋养万千乡村孩子的甘甜。
不忘初心 爱生如子
“师徒如父子”,父亲的叮嘱,成了朱必煌从孩提时代起的座右铭。
1996年出校门,他来到了通山县最为偏远的农村学校之一——厦铺镇三界中学,并任班主任。那时候,班上的张绍文(化名)因父亲早逝,与奶奶、妹妹相依为命,生活困顿,性格孤僻。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朱必煌做下一个决定:资助他完成学业。但凡有空,朱必煌就同张绍文交心谈心;每到周末,就把张绍文带到家里加餐。这块“石头”被焐热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张绍文成长为一名阳光少年,并顺利毕业。
上世纪90年代“普九”攻坚时,他为贫困生担保学杂费是常态。他那句“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承诺,换来了当地家长口口相传的“朱老师比亲人还亲”。
随着合乡并镇、撤校并点,朱必煌又来到杨芳林乡,2001年起便在杨芳中学担任班主任。在此期间,他将自己的寝室腾出来,供家庭困难学生居住,并每天买来鸡蛋、猪肉给他们补充营养。也是那一年中考,他班上的孩子不负厚望,十余人考入鄂南高中、通山一中。
29年里,朱必煌已记不清帮多少留守儿童补过课、送过药,也数不清为困难学生垫过多少生活费。他说:“农村孩子的世界小,老师多给一点爱,他们的世界就会更亮一点。”
贴着土地 贴近生活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学水平是教师的执教之基。2010年评上中学一级教师后,朱必煌的教学探索更“接地气”,他的课堂永远连着庄稼地。
教物理时,他不让学生死啃课本。讲杠杆原理,就让学生挑着水桶体验“肩膀往哪头挪省力”,对照扁担标出“支点”;讲压强,带学生观察“犁头为什么尖”,让他们自己总结“尖的压强大、宽的压强小”。原本几个课时的知识,学生一节课就吃透了,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我天天挑水,早把杠杆学会了。”
电学课上,他让学生带家里的旧插座、电线来课堂,教他们认火线、零线,练接线。梅雨季节前,他还组织“安全小分队”,带着学生挨家挨户帮老人检查电路,换松动的插座、捆扎乱拉的电线。这些年,他们排除的安全隐患比课本上学的公式还要多。
转教化学后,他的课堂又飘起了“烟火气”。讲酸碱时,用食醋泡鸡蛋壳看冒泡,用草木灰水刷油锅去油污,带学生测自家菜地的pH值,指导家长“酸性土种土豆,碱性土施有机肥”。他还同学生一起,用简易检测盒测蔬菜农残,把“清水洗vs盐水泡”的结果写成小贴士贴在村头。
村民们说:“朱老师教的化学,能让菜长得好、吃得香。”
爱岗如命 默默奉献
“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9年来,朱必煌教过数学、物理、化学,当过班主任、教研组长,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像钉子一样扎得稳、守得牢。
2003 年,他的大儿子出生当天,他在课堂上讲完最后一个知识点才匆匆赶往医院;此后,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学校,晚上十点多才回家,只能借着月光看看熟睡的孩子。“舍小家顾大家”,对他而言不是口号,是每天超12小时的坚守。
面对“进城”的诱惑,他婉言谢绝:“这里是我的母校,农村孩子更需要我。”29年来,他的工资不高,妻子没有稳定工作,家里的开销全靠他一人支撑,但他从没想过离开。“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睛,就觉得值。”他说。
这份坚守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带的学生自制的“秸秆滑轮组”“橡皮筋测力计”至今摆在学校仪器室;指导的《农村水井抽水节能方案》让村里每月省电费近300元;学生的“土壤肥力报告”让玉米亩产提高10%;他本人获评“通山好老师”“荆楚好老师”,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公开课多次获奖……(咸宁日报记者 吴文谨)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丹心走得远 甘心走得快 —— 记崇阳一中数学教师王红霞
下一篇:
守护花开 点亮童心 —— 记咸安区实验幼儿园教师郑晓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让每一个孩子都...
●策划:李建文采写:记者漆兵特约记者周益民2014年,恩施土家族姑娘谭远春通过公开招考来到咸宁,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教学之余...
记者周萱7月6日,赤壁市赤壁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室内,书声琅琅、欢笑阵阵。
此次活动发挥了城乡联动促成长,凝聚智慧助“双减”的共享效应,黄源小学教师与“小老师”娴熟的教学技巧,丰富的组织形式,...
●图/文记者葛建伟在咸安区大幕乡常收初级中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用青春与汗水浇筑农村孩子的梦想,成为农村教育振兴的“领...
”沈行义说,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学生接触物理课开始,他就在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咸宁网讯记者叶和平、通讯员丁玲报道:10月27日, ,位于咸宁高新区的武汉金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桂花精油团体标准》,标...
陈怡升(咸安)今日元旦,大雪的日子,早起无事,独自一人闭门关窗,端坐于键盘前,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却又觉得无从说起。而...
■许爱琼(嘉鱼)站在时光之岸,看奔涌的河流一泻千里,有什么能阻挡它的一去不复返呢?深情回望2020年,有太多值得记忆的人和事...
咸宁网讯通讯员崔雪芳、陈志: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咸宁天然气门站全体总动员,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战“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