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踏上幼教岗位至今,34年的春秋,咸安区实验幼儿园教师郑晓宁用脚步丈量成长的温度,用双手托起稚嫩的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
用爱育人:蹲下来倾听花开的声音
清晨七点半的阳光斜切过咸安区实验幼儿园的操场,郑晓宁蹲在滑梯旁的身影被拉得很长。看到一位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露出后腰汗湿的痕迹,郑晓宁立刻摘下脖子上的毛巾,轻轻垫在孩子后背——这个动作她重复了34年,比系自己的鞋带还要熟练。
教室建构区的角落里,学生彤彤正把积木搭成歪歪扭扭的“小房子”。半年前这个总是攥着妈妈衣角哭的孩子,现在会举着作品跑到郑晓宁面前:“老师你看,这是我的家。”郑晓宁蹲下去的瞬间,膝盖发出轻微的声响,她却浑然不觉,只是用掌心托着积木房子:“彤彤的屋顶还有烟囱呢,真厉害!”
去年深秋的家访至今历历在目。推开彤彤家的门,满墙的涂鸦让郑晓宁心头一动——这个在幼儿园沉默寡言的孩子,原来有这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当即在包里翻出绘本《小房子》,指着画面说:“我们在幼儿园也盖一座这样的房子好不好?”此刻看着彤彤专注搭积木的侧脸,她忽然明白,教育者最珍贵的不是教育技巧,而是把自己的能力变成孩子的能力。
课堂创新:让知识长出飞翔的翅膀
“好的课堂应该像磁场,能吸引每个孩子的灵魂。”郑晓宁说。
绘本课《彩虹色的花》正在进行中,郑晓宁披着用皱纹纸做的“花瓣披风”,声音忽高忽低:“小蚂蚁要过河啦,谁愿意帮忙?”孩子们举着自制的树叶小船蜂拥而上,活动室里顿时响起“哗啦啦”的模拟水声。原本内向的学生乐乐正举着小船大声说:“我来送蚂蚁!”
课堂上,郑晓宁和孩子们用废旧纸箱做“城堡”。忽然有个小男孩举着蜡笔喊:“老师,城堡的窗户应该是圆的!”“为什么是圆的呀?”“因为月亮是圆的,公主喜欢看月亮。”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郑晓宁随即从抽屉里翻出圆形模具:“那我们一起给公主做月亮窗户吧。”
有一次,一个男孩怯生生说:“老师,我见过方形的太阳,在奶奶家的窗户上。”从那以后,孩子们的绘画本上,太阳可以是任何形状的,郑晓宁的教案里再也没有“必须”两个字。办公桌上《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被翻得卷边,空白处,郑晓宁写着批注:“教育不是雕刻,是唤醒。”
教研教改:让每个教育者都成为光源
咸安区实验幼儿园里,每周三下午的教研会总是在一阵笑声中开始。
郑晓宁举着一位年轻老师的教案,指着“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这句话说道:“我们换个说法好不好?比如‘怎样让更多小朋友们知道小熊的蜂蜜非常甜’。”她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只憨态可掬的小熊,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顿时消散。
刚刚接手幼儿园教研组长时,青年教师们总把“郑老师,您看这样行不行”挂在嘴边。她没有直接修改教案,而是带着大家蹲在活动室的地垫上,用孩子的视角观察区域布置:“如果你们是三岁宝宝,会先跑到哪个角落?”这个“蹲下来”的动作,让刚分配到幼儿园的年轻老师们突然明白:教学不是站在讲台上下指令,而是走进孩子的世界找共鸣。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郑晓宁说,她更愿意做块铺路石,让年轻教师踩着自己的肩膀,看到更广阔的教育天空,也让更多可爱的孩子受益。(咸宁日报记者 朱亚平)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贴着土地教 跟着生活学 —— 记通山县杨芳中学教师朱必煌
下一篇:
爱铸师魂 情润童年 —— 记赤壁市茶庵岭镇青石桥小学教师卢芳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邓青、李娟、吴科琼报道:近日,咸安区总工会与贺胜桥镇花坪村开展“工农手拉手,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投...
“正月到现在,我们队员就没有休息过,这不,明天又是一家过新屋,邀请咱们去凑个热闹。”日前,咸安区程益桥村舞蹈队负...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余静报道:清明小长假将至,为改善占道经营回潮及乱搭乱放等现象,3月28日,贺胜桥镇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张岭)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为倡导文明新风,杜绝安全隐患,连日来,一群身穿迷...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 胡剑芳、通讯员 洪琼芳、李星、李想报道:“路修通了,村民进城只需半个小时了,山里的竹木...
大理石的护栏,清可见底的塘水,粉刷一新的机站泵房……14日,在咸安区马桥镇曾铺村11组,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图景。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 饶辉煌 曾悦)近日,咸安区总工会一行来到咸安供电公司张公供电所,代中华全国总工会为该...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张涵 符珉)1月20日夜,我市迎来大寒节气的首场降雪。为防止恶劣天气危害电力设备影响安...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张敏、特约记者李旻媛、通讯员魏伟、胡继报道:7月29日,咸安经济开发区华宁防腐有限公司内,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