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夏咸芳
|
在咸安区横沟中学后山,藏着一方“自然教室”。每周五午后,总有一群孩子在此俯身草甸,以落叶为笺创作拼贴,借枝桠为骨搭建梦想,抟泥土成器对话大地。引领这群“自然之子”的,是该校八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谢燕萍。七载光阴,她秉持“自然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指尖流转间感悟生命脉动,于造物中体悟成长真谛。
自然课堂 让生命在指尖上绽放
“教育不是囿于书屏方寸,生命更需亲手触摸温度。”这是谢燕萍的教育信条。为此,她常将课堂栖身林间、驻足花畔、漫步田埂:春撷野花定格芳华,夏织麦秆编织时光,秋拾落叶拼贴秋韵,冬塑松果装点岁寒。一叶知美,一石生灵,在她手中皆成启迪心性的珍宝。
“看,树皮与干花做的书签!”学生邢美玲骄傲地托起掌心。而这,只是谢燕萍自然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缩影。
以手塑心 在自然里轻“叩”心扉
谢燕萍的手工课,是艺术启蒙,更是心灵救赎。
学生小宇,内向如含羞草,沉默似幽潭。谢燕萍察觉他对泥土的亲近,便鼓励他用泥土塑形,引导他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本学期末,小宇的“泥塑动物园”亮相校园展台,他第一次昂首,向世界介绍他的“伙伴”。
“是自然和手工赋予了他言说的勇气。”谢燕萍道:“万物有灵,皆可为心语。”
家校共育 共织绿意自然育圃
为延伸教育半径,谢燕萍发起“家庭自然手作日”:授家长化枯枝为童趣的魔法,策亲子拾荒之旅共藏自然馈赠,更将稚拙作品义卖,善款涓流润泽环保绿洲。“从前手机是孩子的‘铁哥们’,如今周末他拽着我们寻叶觅石,亲情在共寻共作中悄然升温。”一位家长动情道。
面对记者的来访,谢燕萍柔声轻语:“教育不止于室内的知识传递,更是在万物怀抱中,唤醒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赋予数学“生活智慧”的温度 ——记咸安区横沟中学数学教师胡靓
下一篇:
以爱筑基以行化人 ——记咸安区横沟桥镇初级中学优秀班主任孔绪锦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通讯员赵雯琦报道:“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都属于可回收物,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
”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咸安区群艺馆还将不断优化课程质量,丰富线上教学形式,努力丰富群众文娱生活,提高公共文化...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报道:近日,咸宁市博物馆7名馆员参加了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文博圈承办的2020年博物馆线上培训班...
在9月3日“超姐”工作室法制讲堂进校园的通山县双语学校第一堂上,女法官彭超结合实际办案经历和初中生心理特点,采取以案说...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陈希子报道:“剪刀的方向要对准,力度要轻,不然就剪毁了……”22日,记者在咸安剪纸班微信群看到, 30...
”学校负责人表示, “认知-体验-践行”的教育闭环,用创新形式为咸宁市大洲湖学子系好交通“安全带”。
炭素社区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居民们打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邻里温情的社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课堂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0月29日,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携手教联...
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我愿继续握紧这把钥匙,与孩子们共同书写更多温暖而动人的成长故事。
咸安区实验学校章福枝他潮红的脸上掠过一丝鄙夷,口中念念有词。正因为这份爱与责任,学会了包容学生的鲁莽与过错,因此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