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陕西咸阳市委一名领导在全市的一次电视电话会上强调:要给“作风”算效益账。他要求:“没有效益的事情,以后坚决不许干!”
这位领导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缘自他的调研和思考。前不久,他深入基层调研,沿途好些乡镇都悬挂不少“热烈欢迎领导下乡指导”之类的横幅。他问当地一位乡镇干部,做这样一条横幅要多少钱。乡镇干部说要150元。他指着乡镇办公室的资料柜说,买一个柜子要多少钱。乡镇干部说300元钱一个。这位领导于是算了一笔账:两条横幅可以买一个资料柜。接着他又走访了当地一些村组,看到村边地头建了不少“××局扶贫点”、“××局援建基地”之类的高大水泥牌,每块至少要花掉几百元。他火了:如此宝贵的资金耗在了这些东西上,岂不可惜?!由此,他严厉批评了搞形式主义等作风,并提出了给“作风”算效益账的主张。
初看来,有人会说,给作风算什么效益账?其实给“作风”算效益账确有必要,因为作风问题的确与地方建设有着密切关系。作风不正、不实,就会把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有限的财力浪费掉,把干部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掉。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不讲效益的事还不少。比如开会,会议质量不高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有的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议得太多、太泛,甚至本末倒置;有的随意性太大,开“马拉松”会,效果不好;有的不管有无必要,都要让领导轮流讲话,内容重复,了无新意;有的本来几个会可以合开硬要分开强调,本来人数可少硬要全员参加,以示重要。如此开会,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有的逢开会就做会标、贴标语、发材料、送笔记本、赠纪念品,也不想想有无必要。再如迎送上级领导,除了拉横幅、贴标语外,上级领导到哪地检查,哪地的负责人就得驱车出本地域迎送,有的地方还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列队迎候。还如参加植树等活动,只要少数就能完成的任务,却把全体人员都拉出去造声势,一动车辆成排,还要专人搞保障。如此种种,长年累月,在精力和财力上是一个多么大的浪费!有些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消耗,其实由此而牵动的隐性开支、由此而影响的其他工作,是一种看不见的浪费。
中央一再强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作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我们的诸多思路、工作,都要围绕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要务求真务实,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建设上,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谋发展上。长期以来,我党致力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就在此。而不求真务实等不良作风,则于地方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倡导给作风算效益账时,那位咸阳市委领导告诫干部:不要在与资金打交道时就想起算效益账,特别是谋划那些非经济类公务活动,也必须精心算好效益账,必须注重其综合效益,切忌搞任何形式的“花架子”,以确保从保障地方发展的高度用好每一分财力、每一份人力。或许,这对有些人来说,未必能完全做到,但笔者以为,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倡导的思路和价值取向。
(廖双河) (作者单位:通山县地方志办公室)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
下一篇:
领导干部要以廉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