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党务 >> 时代先锋 >> 正文

为“琴”痴狂 ——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任子文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10-15 10:50

1

[传承民间工艺]

子曰:乐以忘忧,明人有琴  曲曰忘忧。而任子文则以制琴、  拉琴得以忘忧。  

75岁的任子文,胡子花白,  高度驼背,但眼神清澈,手脚麻  利。他屋前十来盆遒枝劲节的  松树盆景和悬在门楣上的“湖北  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的牌  子让他的家在村里有着极高的  辨识度。  

打开大门,堂屋即是他的工  作室。左边的墙上挂着十来把已  经制作完成的二胡、京胡、提琴和  筒琴。墙根的长凳上摆着锉刀、手  工刨、角尺、墨斗、划子、羊角锤、斧  头、锛等各式工具,堂屋中放着一  台自制的机器,后间堆着各式竹木  材料。头顶上,却悬着一个硕大的  如地球仪一样的木架。  

任子文的祖父任恩先出生  于清朝末年,当时崇阳流行提琴  戏,有几个提琴戏班子。任恩先  农闲便制作提琴卖与戏班,最多  的时候一年卖上几十把。  

任子文的父亲任金生从小  随祖父制作提琴。提琴拉出的  动听音乐,让任子文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在十六岁时,他随父亲  学做雕工和木工,兼做提琴。其  后数十年,聪明好学的他悉心钻  研探求提琴制作,并深得精髓。  长期的实践让任子文充分认识  到,提琴制作每个环节对提琴的  发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  此,对提琴的选材、用料、蒙皮的  把关都十分严格。  

决定一把提琴戏好坏的是  木料的质地,做工的精细;弓毛  则决定了提琴发音是否清晰、洪  亮、厚实。“我们做提琴的琴杆一  般是从印度进口的紫檀、黄花梨  木、乌木等硬度强的木材,普通  的琴杆一般用的也是当地的好  木材,木材分量重、木质细,音质  才好。”任子文说。  

弓毛一般是优质马尾毛制  成的,抗拉力很强。每年四月上  海有音乐展销会,里面有原材料  卖,任子文每年都会去采购。  

“琴筒一般选用楠竹,如果  要低音提琴,就选用直径大的琴  筒;高音则选择直径小的琴筒。  琴码便就地取材,取山上的冬茅  杆制成。”  

“蟒皮的蟒头、蟒尾的皮质  比较差,中下部比较好,呈黑  色。一张蟒皮 8000-9000 元,  可以做七八把提琴。材料贵,你  舍不得就做不成;做的时候只能  成功,不能失败,不能有浪费。”

[从木匠到大师]

做一把提琴要30道工序。在制作  提琴的每一个环节,任子文从不掉以  轻心,除了精打细算,还要精工制作。  首先就是备料,把做琴筒的楠竹  和木材料子要放在石灰水里沉泡24小  时,然后捞起来放在阴凉通风处晾一  个月,以防止虫蛀、开裂、变形。  

第二步就是下料,量好尺寸后,把  琴筒的青和轴心刮掉,凉干20天。然  后将蟒皮蒙上去定型,等干后上第一次  AB胶;再把摩心拿下来,把蟒皮边镶到  琴筒的槽里,上胶封边。蟒皮封边后,  又做音窗,给琴筒做底色,上五次油漆。  

如果客户不赶时间,任子文会选  择在四月间做更多的提琴。因为提琴  要上五次油漆,四月间桃花开,温度和  湿度适宜,没有蚊虫,做出的油漆效果  最好,因而也称“桃花漆”。  

第三步就是安装琴弦、试音,若音  质不好,还要重返工。比如,蟒皮不  好,还得重新换。  

任子文制琴、试琴、拉琴、爱琴、以  琴为乐。不管什么胡琴到了他的手,  他只需借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看它  的材质、弧度、软硬、密度、气味等,就  能掂量出乐器的功夫有几成。  

任子文不仅会拉崇阳提琴各个剧  本的曲子,在电视里听到好听的调,就  去找戏班子要曲谱,抄过来,慢慢照着  曲谱学。六十余年的学琴制琴生涯,  也铸就了任子文的艺术灵魂。  

在任子文的工作室,他现场演奏  二胡名曲《江河水》,揉弦、运弓、滑音  等技巧炉火纯青,顿挫与起伏之间将  悲愤激动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听  得人如痴如醉。  

任子文在刻苦学艺、悉心钻研的同  时,广采众家之长,对传统的提琴、二  胡、京胡科学合理地进行技术改造。他  采用牛角做二胡琴筒,使二胡的音质变  得浑厚、含蓄;他发明制作的曲杆二胡,  在传统二胡的基础上,将琴杆下部拉弦  部位挖削去一部分,让出琴筒中心使琴  筒皮面与琴弓成90度直角空间,使琴  弓在无障碍的直角空间自然运行而得  到最佳发音效果,获得了国家专利。  

2014年,在省委组织部、人社厅和  文联联合实施的“100名大师级民间工  艺传承人才评选活动”中,任之文创办  的崇阳提琴工作室获得《湖北省民间  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并得  到15万元的扶持资金,完成了从木匠  到“大师”的转变。  

为了能把制琴的手艺传下去,任  子文用自家两层楼房的房子创办起了  “任子文工作室”,招收了包括自己两  个儿子在内的8个学徒及员工,专业手  工生产崇阳提琴、二胡、唢呐等乐器。

[自学制作小提琴]

任子文爱琢磨、心灵手巧在村里  出了名。年过六甲后,因为儿女都长  大成人各自成家了,他在没有人指导  的情况下通过看资料自学制作西洋乐  器小提琴。“我原来是做木工的,小提  琴是最新的工艺,就想试一下,对自己  是一个很严格的考验。”任子文说。  

小提琴是木制乐器,有四根金属  弦线,由于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  现力极强,“阳春白雪”成了它所奏音  乐的代名词,它也被人们视为音乐艺  术的皇冠,制作工序相当繁琐,多达  200道,而且对气天气的要求很高。  

任子文买来相关的资料和书籍,  潜心研究。凭着自学,通过慢慢的抠、  锉、模仿,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完成  了第一把西洋小提琴的制作,并达到  非常高的标准。一个美国的华裔音乐  家回国探亲时,听说任子文先生的小  提琴做得很好,就去拜访,在试了小提  琴之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把任先  生的小提琴带去美国代售。  

除了做木工,制作乐器,任子文还  经常“任性”地搞一些“烧脑”指数极高  的发明,比如粉墙机,木制自行车等。  据说他做的木制自行车,不仅外形美  观,而且骑行方便,村里的小孩都争相  试骑,童稚的欢笑撒满了整个村湾,成  了孩子们心里难忘的记忆。  

在任子文的工作室屋顶就悬挂着一  个直径约一米的类似浑天仪一样的木架  子,从一进屋到采访完离开,我们一直  瞧,也没有瞧出名堂。临行离开,我们用  询问的目光投向他,任子文只是冲我们  狡黠一笑:“这是我搞得好玩的,还没有  成功。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嘛?你们猜!”(记者 杜培清 通讯员 金顶挑)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四代人坚守不忘“酱”心 通山杨芳酱油飘香300年
下一篇: 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