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防护措施
焊接作业的防护措施包括头、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身躯等方面的人身防护,主要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辐射、防放射性辐射、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等。
(1)从事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如长袖衣物、长裤和工作手套;佩戴安全眼镜或防护面罩以防止碎片飞溅;在使用某些切割工具时,如角磨机,应佩戴耳塞或耳罩以降低噪声;针对特殊作业场合,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防止烟尘危害。
(2)对于剧毒场所紧急情况下的抢修焊接作业,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3)为保护焊工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殊防护镜片的面罩,并按照焊接电流的不同选用不同型号的滤光镜片。同时,也要考虑焊工视力情况和焊接作业环境的亮度。
(4)为防止焊工的皮肤受电弧的伤害,焊工宜穿浅色或白色帆布工作服。同时,工作服袖口应扎紧,扣好领口,皮肤不要外露。
(5)对于焊接辅助工和焊接地点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员,工作时要注意相互配合,辅助工要戴颜色深浅适中的滤光镜。在多人作业或交叉作业场所从事电焊作业,要采取保护措施,设防护遮板,以防止电弧光刺伤焊工及其他作业人员的眼睛。
(6)接触钍钨棒后应以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注意经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
▲如何预防切割事故
(1)确保切割机周围设置安全标志,进行安全警示。
(2)制定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
(3)防护装置齐全、有效,各类保护齐全。
(4)严格执行防火安全制度,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
(5)确保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电器。
(6)切割前清理工作现场和表面杂物,保持工作场所干燥、通风。
(7)安装防火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8)对管道内的气体成分进行检查,特别注意可燃气体,必要时采取气体检测措施。
(9)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使用完好无损的设备。
(10)合理摆放材料、工具,并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
(11)作业区域进行隔离,与明火保持安全距离,并增加安全警示标志。
编辑:金娓
上一篇:
切割作业工伤预防(四)
下一篇:
切割作业工伤预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