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切割事故的种类包括:火灾爆炸、触电、烫伤、弧光导致的眼病、粉尘。
▲切割作业中常见的危险源
(1)电气安全隐患:电气线路短路、漏电等故障可能引发事故。
(2)机械安全隐患:切割机刀片、传动部件、行走机构等部件在高速旋转、磨损、断裂或脱落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3)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切割机操作产生的异味、尘气,以及电焊、镭射切割等作业产生的烟尘、废气等有害气体可能危害健康。
(4)操作人员行为危险因素:操作人员对切割机不熟悉、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不遵守安全距离、穿戴不符合要求的工作服装等;操作人员疲劳、心情不好或懈怠可能导致操作失误。
(5)物理危险: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灰尘和金属屑可能对人员造成烫伤、刺伤等物理伤害。
(6)其他危险源:切割机灭火系统、紧急停机装置等可能存在故障。
▲切割、电气焊接等特种作业动火安全防范
(1)焊接、切割作业是特种作业,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2)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气瓶、切割机、修整工具等是否完好,确定无电线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3)焊接、切割场地禁止摆放易燃易爆物品。
(4)规范放置设备、设施,严禁乙炔瓶横卧,严禁氧气沾油脂,严禁氧气、乙炔同放一处,严禁气瓶露天暴晒。
(5)乙炔瓶上要安装回火防止器。
(6)严禁将焊炬、割炬用来点火、照明。
(7)严禁将点燃的焊炬、割炬挂在工件上或者放在地面上。
(8)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气焊或气割作业。
(9)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m,乙炔瓶与氧气瓶距离不小于 5m。
(10)在不了解焊、割物体内部是否安全、是否对相邻部位有影响或存在危险因素,在未采取有效安全预防措施时禁止焊、割动火作业。
编辑:金娓
上一篇:
切割作业工伤预防(二)
下一篇:
快递物流行业工伤预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