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红色精神伴一生
1938年,武汉笼罩在一片悲恸的氛围中。抗日战争的阴云密布,更添了几分肃穆。
同年1月,一位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的斗士——钱亦石,因积劳成疾,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49岁。
钱亦石的一生,是为革命理想燃烧的一生。
1889年,钱亦石生于咸宁一个书香之家。1916年,他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192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湖北教育厅录用为科员,后在武昌高师附小任教育主任。
受到陈潭秋的影响,钱亦石广泛阅读各类政治书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由董必武、陈潭秋介绍,钱亦石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钱亦石按照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协助董必武筹建国民党湖北临时党部,当选为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主任,主办《武汉评论》。
1926年1月,钱亦石与董必武等人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武汉后尽力协助董必武,为支援北伐军攻克武昌做了大量领导工作。1927年1月,国民党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钱亦石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后被选为常务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1月,钱亦石根据党的决定,秘密到达日本东京。他在这里精心研读了《资本论》,并和杨贤江、董必武领导了东京留学生中的共产党秘密组织。
同年8月,中央决定董必武和钱亦石转往苏联,到莫斯科特别班学习。1930年,钱亦石化装成铁路工人回到上海,开始从事文化活动。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钱亦石担任第八集团军服务队少将队长,率领30多位作家、艺术家奔赴抗日第一线,动员沪杭线地区人民,实行军民联合抗战。
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钱亦石于1938年1月在上海病逝,时年49岁。武汉各界在汉口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送的挽联上写着“哲人其萎”,表达了对钱亦石深切的悼念之情。
2 革命斗志代代传
《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日前,在咸安区钱亦石故居,一场饱含深情的红色音乐会上演,赢得参观者阵阵掌声。这是咸安区老促会联合咸安老兵乐队来此缅怀先烈的现场。
“钱远镜是钱亦石的次子,1941年牺牲时只有22岁。”音乐会上演前,咸安区老促会联合咸安老兵乐队一行40人参观了故居。马桥镇综合文化站讲解员黄嘉程全程讲解,“少年模范”钱远镜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让人动容。
钱远镜出生于1919年,受父亲钱亦石影响,从小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钱远镜毅然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为抗战伤员服务,送汤送药,端尿端屎,运伤员,抬担架,从火线抬下伤员进行抢救,被战士们称为“少年模范”。
在咸宁,钱远镜积极协助何功伟等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广泛的统一战线。1940年,钱远镜任中共咸宁县委书记,在敌伪顽夹击下,仍坚持游击战争。
由于叛徒出卖,钱远镜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被日寇、汉奸唆使猎犬咬得遍体鳞伤。1941年8月13日,敌人在鄂城樊口将钱远镜杀害,并将遗体抛入江中,钱远镜壮烈牺牲。
咸安区老促会相关负责人说,咸安老兵乐队由一群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复退老兵组成,组织此次活动旨在用音乐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一名老兵,我深知革命年代的每一步都浸透着鲜血和信仰。钱远镜烈士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坚定和智慧,正是革命军人最珍贵的品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把他的革命精神化作动力,守护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老兵何珊珊听了钱远镜烈士的事迹后感动地说。
“是钱远镜等先烈们用热血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七旬退休老兵周家添说。
3 先辈精神闪光芒
“多少年没有回家,看到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家乡人民也很亲切,让我们一家人都很有归属感!”2024年10月10日,钱亦石的外孙女冼妮娜,带着家人回到了咸安区马桥镇,参观了钱亦石故居、钱氏英烈纪念馆和咸安区文体中心。
86岁的冼妮娜女士眼中闪烁着泪光,缓缓步入外祖父的故居,为外祖父钱亦石先生敬献花篮。在雕像前三鞠躬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解说下,以“一个人、一家人、一代人”的参观顺序先后回顾了外祖父钱亦石、钱亦石家庭、钱氏英烈在革命战争年代或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生平事迹。
“胆要大,心要小;思想要坚定,耳目要聪明;态度要谦和,行动要机警。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可参加民族战争。”冼妮娜看到80多年前外祖父钱亦石写给舅舅钱远镜的亲笔训词手稿时泪光闪烁,这份遗训成为钱家后人珍藏的一笔精神财富。
作为我党早期著名理论家、社会活动家,“红色教授”的后代,冼妮娜尤其关心咸宁的红色传承。“我参观过很多博物馆,只在家乡故居里看到了完整的49本关于外祖父的个人书籍!”冼妮娜激动地说,作为晚辈,要保持祖辈的革命精神,要坚定跟党走,学习他们为党、为人民的精神,做人要正直,不能说假话,要实事求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随后,在咸安区委宣传部和市区老促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冼妮娜携家人参观了钱氏英烈纪念馆、咸安区文体中心,并拍照签字留念。“咸宁的变化令人欣喜,城市也更加漂亮,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舒心。”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深深地感动着冼妮娜,她动情地说,如今家乡越来越美了,乡村振兴正铺开绚丽画卷,今后还想多回家走走看看。
“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学习他们对于理想信念的始终不渝。”钱亦石的孙女钱国庆说,“在平凡的工作中,争取取得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对先辈精神最好的弘扬。”
咸宁日报记者 陈希子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英烈精神照耀征程
801班高一菲同学感慨道:“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去实地参观博物馆,使我这个咸宁本地人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还...
下一步,市档案馆将继续联合各级学校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参观研学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通讯员樊可报道:10月25日,温泉初级中学团总支组织50余名优秀团员代表走进市档案馆,开展“探寻咸宁历...
冒着濛濛细雨,由重要嘉宾、市级退休老领导、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杰出贡献人物和新时代最美咸宁人组成的参观...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报道:近日, ,该馆已恢复开放,居民入馆须提前预约。参观时,观众可使用手机扫码“咸宁市博物馆”...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宏宇报道:7月9日,咸宁高新区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市博物馆参观“咸宁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展览”,推进...
充实而欢乐的研学旅行,让孩子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收获满满。
为了让外籍教师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丰富对咸宁生活的体验。
”参观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于律己,做好表率,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维护党纪的严肃性,不断强化自...
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师生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师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发师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