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4专题 >> 我有一把金钥匙 >> 正文

尊重为基,方得教育之爱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05 16:12

咸宁市实验小学 熊珍云

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常感困惑:为何倾注大量心血,却难以获得学生与家长的真正认同?究其根本,问题往往出在“爱的方式”上。教育之爱,不应只是单向输出,更应是一种以尊重为前提、以理解为桥梁、以共鸣为目标的情感传递。

尊重,是教育真正的起点。爱如阳光,温暖成长之路;而尊重,是承载这份温暖的土壤。唯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教育之爱,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心灵的共鸣与成长的自觉。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天生好奇、富有想象力、情感真挚。教育者若能尊重孩子的天性,便如同为花草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其自由生长。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若能放下“标准答案”的执念,转而鼓励探索与讨论,便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不是塑造完美模型,而是引导每个孩子顺着自身特质健康成长。

“孟母三迁”的典故启示我们:环境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教育者应如孟母般,敏锐捕捉孩子的个性与需求,为其搭建适合的发展平台。有的孩子擅长表达,有的则善于思考;有的热爱艺术,有的热衷科学。教育者应摒弃“一刀切”,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肯定。教育中的“赏识”,是尊重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若能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真诚的鼓励与肯定,便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进取心。当然,赏识不是无原则的夸奖,而是基于学生真实表现的鼓励,是对其努力与个性的真诚认可。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更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儿童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他们更感性、直观、富有想象力。若教师能“俯下身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情感与行为,便能建立起真正的信任与共鸣。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与其武断批评,不如耐心倾听、温和引导。只有理解孩子的情绪逻辑,才能有效疏导情绪,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成长过程中,孩子会不断产生对知识、友谊、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需求。教师若能敏锐捕捉这些内在诉求,并给予恰当回应与引导,便能激发其持续成长的动力。例如,当孩子对某一领域兴趣浓厚,教师可提供丰富资源鼓励探索;当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受挫,教师应引导其学会沟通与合作。尊重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情感需求,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责任。

教育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爱是最终的归宿,而尊重是这场对话的起点。唯有以尊重为基石,教育的爱才能扎根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让我们以尊重为笔,以爱为墨,为孩子描绘出斑斓的成长画卷,让他们在被爱与被尊重的环境中,自信成长、勇敢追梦,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学风的教育内涵
下一篇: 岁月流芳实小情长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