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崇阳县国土资源局
苦练内功 创新求变
苦练内功,创新求变。
2010年,摘得县内年终最具“含金量”的几大奖项,行风评比名列全县第一,“地票”运作成为全省亮点,廉政文化建设受到市、县领导表扬,报件大厅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晋升省特级,县局机关办公设施和50%的基层所改造一新……
这种凤凰涅槃式的历练,发生在崇阳县国土资源局。
以为立位 让“优”成为一种追求
土地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更是国土部门施展解数的第一平台。
4月11日,崇阳国土资源局与武汉市高产农田建设管理中心在武汉市土地整理中心签订了建设占用耕地异地补充耕地协议书,总面积1万亩,资金1亿元。第一期面积5000亩,资金5000万元。
“地票”的探索推行,将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崇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这一协议的签订,也使崇阳在武汉城市圈异地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和跨行政区域用地合作中开了先河。
去年,该局投资35万元,购置2台GPS和一台免棱镜全站仪,数字化制图设备,免费为县域经济建设项目用地测量164宗,面积2201亩。申报项目用地37宗,报批新增建设用地5000亩,年度报批用地总量创下历史新高。
局新设立信息中心,投资100万余元,优化网络,改造数据中心机房,购置软、硬件设施设备,搭建“金土工程”信息化平台。将档案管理数据库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联接,实现了档案检索、调用的数字化管理,年底,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被省档案局授予省特级。在崇阳县政风行风评议中,全县12个国土资源所评分均排在乡镇部门第一;县局评分排名县直部门第一;市国土局对崇阳进行的行评问卷调查中排第一。
以防为主 让“廉”成为一种文化
人说了算,透明度不高,往往是腐败的温床。国土部门更是“高风险行业”。
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从哪里着手?从源头上“堵”。
新一届局党委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工作。通过抓党建促业务,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局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奋力争先的工作氛围。针对工作重点和敏感问题,成立了“业务会审委员会”、“地价会审委员会”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把住“入口关”。
业务会审的内容主要是新增及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土地登记审批,采矿权交易、采矿权新立、变更、延期、注销登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等。
地价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招拍挂出让土地的起始价、底价、投标、竞买保证金以及出让年限、交地时间、开竣工时间、出让价款缴纳时间等。
基建财务会审是涉及基建数额较大的开支,即3万元以下由基建办用报告的形式进入纪检、财务联合会审,3万以上的提交局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三堂会审”,织就了一张密匝匝的“过滤网”,筑成了一堵严实实的“防腐墙”。公开、透明的动作程序,既推进了业务建设,提高了执行力,又减小了自由裁量权,杜绝了暗箱操作。
全局将各个岗位的251个潜在风险点制作成醒目的警示牌,挂在办公室门边。
机关大院设立宣传橱窗和廉政文化石;12个基层所设置廉政文化宣传牌匾;局机关办公楼每层设立廉政文化长廊;办公室门口设立岗位风险警示牌;室内悬挂廉政格言牌匾;办公桌上设立廉政警示牌;电脑设立廉政主题桌面、屏保图案和悬浮窗口,显示廉政格言警句。
开门见廉、开机见廉。“上班开门看风险,工作之中防风险,工作之后无风险。”让“廉”入脑入心,潜移默化。
局党委的廉政目标是“四个干净”:干净办公环境、干净行政行为、干净人际关系、干净思想灵魂。
让心中充满阳光,杂念就失去了温床;当廉洁成为一种气候,腐败就失去了土壤。
以规立威 让“信”成为一种形象
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解渴,一身正气办事,一声好言相送……
这是国土部门上上下下的崭新气象。该局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第一个设立群众说事厅;在县直部门,常年信访回复率达到100%。
该局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说,局党委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建立健全党务、政务、业务各种规章制度20余个,全局工作真正做到了“事有依、行有规”。
地净窗明,盆景吐艳,整齐摆放的报刊书架,一尘不染的沙发,方便齐全的各种资料图片,使人倍感舒适、亲切。这是记者在国土局报件大厅见到的温馨图景。
服务不只是挂在嘴里,写在墙上。该局分管业务的负责人介绍说,用地户只需上一次门,就能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土地使用证。
走进沙坪、石城国土所,改造一新的基础设施和内外环境让人耳目一新。
去年,该局不仅将县局机关的硬件设施全面改造升级,同时还完成了沙坪、石城、金塘等基层所的改造升级,达到现代化标准所要求。今年,该局又启动了路口、港口、铜钟所改造升级计划,现正在实施中;拟新建的白霓所,目前已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全县12个基层所建设,计划两年内高标准完成。
改造前的基层国土所,门是旧的,屋是破的,连一张像样的桌子和一把像样的椅子都没有。找人办事,“墙是灰的,脸是黑的” ,制度没上墙,全凭一张嘴。
沙坪所去年来,共投入40万元搞改造建设,建成了窗明地净的群众说事厅、服务大厅和职工食堂,各项制度全部上墙,群众办事一目了然。沙坪国土所成为全镇“最靓”的部门。
“规”成为常态,“信”构建形象。崇阳国土部门,令人刮目相看。(记者 刘文景 通讯员 柯 彬)
编辑:lijie
上一篇:
通城产业集群领跑县域经济
下一篇:
嘉鱼“一区多园”工业发展模式解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