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一区多园”工业发展模式解读(下)
“鱼跃龙门”谱新篇
“一区多园”的格局,实现产业横向聚集,纵向延伸,纵横联合。让嘉鱼工业发展开阔了思路,拓宽了平台,形成良性循环的连锁效应。
同时,分解了土地供需和产业结构性矛盾,激活、放大了生产、资源要素。
铸品牌,扬优势,凝人气。跳出招商抓招商,反弹琵琶抓工业。“一区多园”,打出一记跨越发展的“组合拳”
这两年,嘉鱼挥出的几大手笔起初有些令人费解。
投资960万元的大崇山沿湖路建成;一期投资2300万元的环梅懈湖景观带建设正式启动。有人说,这样巨大的投入不是直接放在企业,合不合算?
纷至沓来的项目很快给出答案。
眼下,诗经文化、三国文化,以及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自然资源,一经嘉鱼人包装生发,立即成为招商引资的强大磁场。
近年来,嘉鱼将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捆绑渗透,统筹推进;他们突破交通,激活旅游,强化农业,带动工业,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
去年,发轫于网络的“二乔故里”之争,嘉鱼拨得头筹,嘉鱼之名,从此红遍大江南北。随之,该县在“二乔故里”上大做文章,斥资3500万元打造的二乔公园。
嘉鱼因诗经而得名,“二乔”就是嘉鱼的诗眼。嘉鱼的区位环境也因此上演了一出“鱼跃龙门”的好戏。
武嘉一级公路已经具备通车条件,武汉到嘉鱼仅需1小时。3至5年后,武深高速过境嘉鱼建成通车,武汉到嘉鱼仅需45分钟。建设中的咸宁嘉鱼长江大桥、三国东吴客运码头,将打通水路旅游线路,嘉鱼将成为东西贯穿、南北相连、四通八达的武汉卫星城市。
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水陆通达的区位优势,嘉鱼顿时成为投资的热土。
如今,很多企业老板都是奔着嘉鱼的文化,奔着嘉鱼的品牌来投资的。
总投资9亿元的广州士美来了,投资15亿元的鑫盛源生物科技集团来了,投资20亿元的上海华亿通橡胶产业园来了……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该县开发区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15个,实际到位资金8.17亿元,同比增长30.2%。同时,还有20个项目在跟踪洽谈。
抓旅游也是抓招商,抓旅游也是抓工业。不仅“歪打正着”,而且“一石三鸟”,有惊人的“连琐”效应。
占先机,求对接,抓延伸。“一区多园”,使产业发展步入滚动壮大和良性循环新轨道
舞台有了,戏怎么演?
建设咸宁嘉鱼长江大桥,咸宁人人瞩目,嘉鱼人更是翘首以待。
新街镇马鞍山电子工业园紧邻武嘉一级公路,距离即将兴建的咸宁嘉鱼长江大桥出口只有1公里,该镇立即依托区位优势,捷足先登,大建园区,并“直奔”高新产业。
记者在新街镇马鞍山电子工业园看到,多处工地同时开工,如火如荼。
正在项目工地上催赶施工进度的熊炳兴是本地企业老板。当初他准备到广东办电子厂,看到长江大桥要修在家门口,当即于今年元月在镇工业园买下20亩地,现已建起3条汽车配件生产线,预计10月初投产。
该镇党委书记、镇长杨新武介绍,镇里今年同时签约的4个电子项目,都等着用地,因来不及征地,第5个电子项目只能缓签,今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至少翻一番。
可谁曾想到,新街镇过去却是一个工业空白镇。
一步先,步步先。
机遇在准备者的谋划里,不在等待者的观望里。作为镇级企业项目,直接瞄准了“高、新、尖”,这在嘉鱼从未有过。
像马鞍山电子工业园一样,该县潘家湾镇在与武汉接壤的畈湖村建起化工产业园,承接武汉及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现已引进30多家化工企业,打造专业化工园。去年底市政府正式批准畈湖工业园为市级化工产业园。
按照这种发展势头,3至5年内,畈湖化工园内化工企业将超过100家,形成化工产业集散地,成为咸宁的化工“名片”。
与县经济开发区遥相呼应的鱼岳镇工业园,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8亿元,今年一季度已突破6亿元,新增规模企业3家。该园区与县经济开发区形成“哑铃结构”,成为给力工业的“两个拳头”。
在高铁岭镇临江工业园,记者看到,鑫九龙钙业环保建材厂区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
该项目充分利用公司脱硫剂生产线每年产生的数万吨尾矿,并就近利用葛洲坝水泥,生产环保砖、彩瓦等水泥制品。这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即将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既解决了各矿山尾料堆放问题,同时也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产出率。
高铁岭镇依托丰富的矿石资源,“发石财,唱锰歌,强基础,抓延伸”,先后引进葛洲坝水泥、高强锰业、鑫九龙钙业三家大型企业。去年,葛洲坝水泥公司在长江边建起5000吨级的深水码头,为该镇建材、重工产业发展打开了物流大通道。
去年全镇工业税收达4100万元,增幅位居全市之首。今年预计税收可达6000万元,是2008年的10倍。
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华红说,鑫九龙钙业公司正在筹建编织袋项目,为脱硫剂、葛洲坝水泥以及县内其他企业提供配套,产业链越拉越长。
重投入,强基础,招大商。“一区多园”,成为嘉鱼“工业航母”再出发的前哨和新港
“舍得秤砣,才打得下枣子”。
数据显示,近年来县经济开发区已累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元。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该县经济开发区20平方公里的大发展框架,已开发建设1/3强,8个镇级工业园,县、镇财政至少各垫资2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潘家湾畈湖化工产业园已累计垫资1000余万元。
从去年开始,县里每年举行两次拉练检查,通过定期拉练“比武”,各乡镇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嘉鱼新增规模企业总量、增幅均位居全市之首。预计到年底,全县新增规模企业将达到40家,这是令人咋舌的速度!
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县就业。有着36万人口的嘉鱼,外出打工者少。缘何?农民在家门口同样能赚钱。目前在县开发区就业的工人近2万人。正在建设之中的洁丽雅纺织二期,用工达7000人;中能锂电项目用工达4000人。
有了“一区多园”的平台,嘉鱼县正瞄准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紧盯“高、新、尖、大”项目,挥出更大的手笔。
“一区多园”,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跳板、对外开放的窗口,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正是这种开放度和承载力,让嘉鱼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嘉鱼经济的“联合舰队”和“工业航母”再度破浪远征。
投资100亿元的海航集团,整体打造三湖连江休闲度假核心景区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人们有理由相信,嘉鱼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休闲度假、投资创业的洼地的愿望指日可待。
(记者 金帆 刘文景 李发扬 见习记者 熊敏 通讯员 开群 张旭)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记崇阳县国土资源局
下一篇:
嘉鱼“一区多园”工业发展模式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