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科学发展 奋力跨越 >> 正文

访市农业局局长汪松林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3-07 07:03:00

“母亲产业”大有可为

  “农业是‘母亲产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大有可为!”3月2日,市农业局局长汪松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汪松林说,发展农业,稳定粮食生产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重心,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去年,我市战胜了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实现了粮食产量七连增,达到11.2亿公斤;农民纯人均收入七连增,达到5606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农业总产值(现价)达到160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元,达到6306元,增长12.5%;实现粮食和农民收入的八连增。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当前,市农业部门实施了城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提供安全、优质的农副产品,减少流通环节,丰富城乡农贸市场。建立安全的“饭桌子”工程,让民众吃上放心的蔬菜和肉食。
  农业可以为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我市楠竹、茶叶、苎麻、桂花、猕猴桃和雷竹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畜牧大市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了倍增效益。要重点发展以“四乡六业”为主要特色的十大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着力打造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00家市、县级龙头企业,努力培植近700家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使我市农业经济走上一个全新的、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载体,“母亲产业”可以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农业的附加值应在农业本身之外得到提升,比如我市各地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可以增加农民的采摘收入、门票收入,既改善了农民生活,又使农业资源资本得到充分利用,农耕文化也得到传承、弘扬。
  广阔的农村是新动力、新市场。去年,全市共争取补贴资金711万元,培训农民工11926人,拓宽了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的主战场,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活动,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汪松林满怀信心地说,“母亲产业”也可以兴市。农村资源资本丰富,农业的发展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咸安的温氏养鸡、崇阳的精武鸭业、通山的奶牛业都是富县富民工程,可以把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有机统一起来。(记者 江世栋 通讯员 程仁)

编辑:lijie

上一篇: 通山特色水果初具规模
下一篇: 乘势而上 其发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