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聚焦“5个咸宁” >> 正文

[聚焦“5个咸宁”⑤]和谐咸宁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12-14 07:12:00

  

  近几年,我市在建设和谐咸宁的进程中,“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正成为现实。

  安全系数提高,矛盾纠纷减少

  “家门口就有民警和保安,还有社区组织的巡逻队,再也不用担心小偷小摸了。”6日,家住双鹤路供电小区的徐永生大爷告诉记者,派出所不仅加强了日常巡逻,还安排民警到小区里面,对保安进行培训,“每天夜里都有保安在不间断巡逻,晚上睡得格外踏实。”

  对于家住夹皮沟的谭华女士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下夜班回家不用害怕了。谭华经常加夜班,有时候到凌晨才能回家。过去,每晚回家都是对胆量的莫大考验,“尤其是冬天,走在小巷子里面总是胆战心惊的。”现在,这里安装上监控设备,小巷子也在监控范围之下,辖区民警又延长了巡逻时间,“安全多了,家人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等着。”

  城区其他社区和小街小巷,也都被纳入了严密的保护网中。为保证群众住的安心,公安部门不断推进“警务前移”和“群防群治”,在社区建立警务室,让群众能经常看到民警;同时,指导社区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巡逻队,培训内保专干,提高社区的自我防控能力。密织的“安全网”,让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安全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保证,矛盾解决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人们纷纷表示,在咸宁生活,不仅住得放心,还住得舒心。

  事情虽已过去小半年了,咸安居民蒲东志提起区法律援助中心,依然有说不完的感激之言。原来,蒲东志的父亲葬在该区向阳湖镇宝塔村,5月份,在挖水沟抗旱的过程中,坟墓却不慎被毁。愤怒之下的蒲东志打电话找来一批亲戚朋友,要与责任方理论,“多亏马登平律师,积极帮助调节,才和平地解决了这件事。否则,不晓得我要酿出多大的祸呢。”  

  “原来邻里有了矛盾,少不了吵上一架;现在,到群众服务中心去说,有调解员呢。”住在白茶社区喜相逢巷的居民李静喜滋滋地说,自从有了社区服务中心,大小矛盾得到及时解决,邻里关系都融洽了不少。

  新闻链接:截止目前,我市已建社区警务室70个,农村警务室105个,组建专业和义务巡逻队159个1701人,城区案发率逐年下降,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有效保障。

  遍布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以来,全市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9984件。

  监管手段完善,信访渠道畅通

  “您好,近期××小区白天入室盗窃案时有发生,请物业公司强化防范,加强对陌生车辆及人员的盘查。”8月份以来,双鹤桥社区居民经常会收到类似的提示短信。

  “短信平台还可以收到反馈信息,警民联手,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更大。”双鹤桥派出所所长陈浩波告诉记者,借助群众提供的线索,仅7月份一个月,该所就抓获了4起犯罪行为。

  据悉,公安部门借助高清卡口监控系统、移动警务通查询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对城区治安进行防控,在城区主干道安装摄像头1081个,编制了一张巨大的“安全网”;交警部门借助“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有效实现了对城区主干道交通的电子监控全覆盖。

  在抓好安全防控机制的同时,矛盾化解机制也在逐步完善,社区群众服务中心、村级“村民说事室”先后建立起来。据市司法局提供资料显示,全市已建立各类调解委员会1158个,配有人民调解员4880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组织网络体系,群众矛盾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快速、有效化解。

  市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法院、公安、信访等19个成员单位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全面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机制。

  信访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将律师纳入信访工作,从2008年开始,这一机制形成了常态,律师全天候、常态化参与处置信访工作;同时,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到群体性事件、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处中。

  新闻链接:截止去年底,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被省委评为“平安县(市)区”, 公众安全感由2006年的73.16%上升到2010年的95.84%,我市的社会治安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市信访局每年接待上访群众5000人左右,回复群众来信千余封、邮件近800封,化解矛盾上千起。

  投资环境更好,幸福指数更高

  “我们原先已与别的地方签订了意向协议,最终选择改在咸宁,相中的就是咸宁的区位和环境。”谈起在咸宁投资的动因,中山厚福副总经理陈鸿光如是说。

  陈鸿光的话,代表了来咸开发商的心声。随着构建和谐咸宁步伐的推进,投资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咸宁是中部地区未来最值得投资的地方”已成为一种共识。

  “咸宁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是我们投资商之福啊。”福星惠誉的前任总经理朱纯汉由衷感慨。为服务项目建设,双鹤桥派出所主动介入,帮助解决拆迁协调、强揽工程等问题,福星城一期耗时3年,二期仅用了1年,项目成本大大降低。为此,在该所组织的行评座谈会上,朱纯汉即席赋诗:“闻警必动,有案必办;沙霸地霸,改恶从善……”

  和谐咸宁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为普通百姓带来了福音。“咸宁人的生活,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幸福。”温泉办事处温泉村72岁的老爹爹王会民说,治安环境越来越好,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越活越有精神。

  每天晚上,在新二桥桥头,活跃着一群活力四射的中年女性,这就是白茶社区的“俏婆姨”舞蹈队。在社区引导下,34名中青年居民组织了这支队伍。“大家在一起跳舞,不仅健身,还能交朋友,非常开心。”舞蹈队队长张玉明说。

  温泉大楚城是一个新建的小区,居住着来自通山、嘉鱼、武汉,乃至河南、湖南等地的人。每到上班时间,陌生的人们碰面,总会微笑着打个招呼,友好地问候一声,再赶赴各自工作岗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孙环笑言:“咸宁人好,地方好,在这里生活,感觉就像一家人。”

  新闻链接:和谐咸宁带来了投资环境的优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向咸宁,项目纷至沓来,扎堆进驻,产业加速提档升级;和谐咸宁还带来了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建设成为全省亮点,两年内,全市71个城市社区将全部达到省级示范社区标准。

  (压题照片记者 张大乐 摄)(记者 王远远 通讯员 李曙华 李文燕 张恒)

  

编辑:l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聚焦“5个咸宁”④]健康咸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