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08专题 >> 王金怀作品集 >> 正文

一 路 欢 歌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12-18 14:12:00

一 路 欢 歌

——通山县青山村与汽运公司共建文明路纪实

  时下“行路难”的呼声时有所闻。5月的一天,记者乘地区汽运公司客车来到通山县厦铺至山界乡的路段,所见所闻却别开生面。一路上,但见“共建客运文明路”、“安全到终点”等宣传牌分外醒目;路面畅通无阻;路旁绿树成荫;车厢里,司售人员彬彬有理,旅客笑语欢歌……昔日一些人乘机捣乱,乘车不买票,刁难司售人员,在车上争吵斗殴、小偷小摸等现象也荡然无存。

  缘何如此?原来,去年底,通山县青山村团支部书记徐海浪向地区客运公司通山分公司团支部和沿路的青年人发出了“共建客运文明路”的倡议。这一倡议深深拨动了通山县汽运分公司108名团员、青年的心弦,也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响应。这些可爱的青年人开始用奔放的热情、火热的心去润化这条干燥的公路。徐海浪带领村里的团员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沿途宣传建设文明路的意义,并对经常闹事、乘车不买票的青年进行了调查摸底,上门做说服教育工作。村团支部的几名支委还经常掏钱乘车,帮助司售人员维护客运秩序。分公司团支部也迅速成立了优质服务小分队,开展了“舒服在车厢,安全到终点”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从此,这条银线般的公路上串满了感人的事例:

  ——去年底的一天,徐海浪在车上维护秩序时,见邻村一青年不买票。他义正严辞地对其说服教育,又自己掏钱替其补了票。事后,他配合家长和村干部做思想工作,使该青年主动到车站赔礼道歉。

  ——一次,团员乐志勇在乘车时,发现镇上一青年手持活蛇吓唬一女乘客引起骚乱。他上前制止,挨了对方一顿打,但他一方面只劝不还手,一方面坚决要求对方将蛇扔出窗外。

  ——该村青年郑某,过去长期乘车不买票,还动不动就打骂售票员,现在他不但主动买票、让座,还主动参加义务修路、养路活动。

  ——去年11月的一天,汽运公司团员阮秀丽在这条路上售票时,拾到了1000元现金,主动交还了失主,并谢绝了失主的酬金。

  ……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的文明路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条路的月均产值已达1.55元/公里。创历史最好纪录。城乡两家团支部在共建文明路过程中也结下了深厚的支谊。4 月中旬,城乡两家团支部又再次协商,签订协议:每季举行一次工作交流座谈会,半年举行一次联谊活动。现在,青山村团支部除了维护正常客运秩序外,还发动青年团员义务栽树护树,养路护路;分公司还请青山村团支部担任“监督岗”,督促司售人员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获悉,目前,汽运公司正着手将共建文明公路的经验在其它客运线路上的推广。但愿这颗文明种子在各地生根、开花,但愿每辆客车、每条路线都是一路欢歌。 (1991年6月5日咸宁报)

  【作者感言】:有人说,作家是一定要有点天份的,而记者却不一定,天份低一点,基础差一点还可以将就,那就是将勤补拙。确实有点道理。多学、多跑、多问、多思、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一样可以出成果。

编辑:陈凯

上一篇: 田土上的第二次飞跃
下一篇: 冲破坚土方是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