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08专题 >> 王金怀作品集 >> 正文

冲破坚土方是笋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12-18 14:12:00

冲破坚土方是笋

——通山塑料制品厂创业记

  今年10月,当夏树全捏着一把汗,从郑州全国包装行业商品大检查会上带回产品内销外销“合格免检证”时,人们对通山县城西门外山凹里这家似乎是突然崛起的工厂才另眼相看。而人们哪里知道,那规模宏伟的车间厂房、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流水线,凝聚着夏厂长的他和同事几多心血、几多艰辛。

  说起夏树全,人们都知道他是位能人,干过县化肥厂供销科长,又在煤化局机关当过管理干部,关系熟、路子广。那年,某厂必需原料石油焦、氯气等市场短缺,老夏一下子便帮该厂弄来450吨平价货;还有某厂急需10吨厚钢,某镇急需买一辆东风车,找到他,都很快解决了。按常规,这几笔业务按提成就可得几万元,但他没有要一分钱。煤化局领导看中了他这一点,1985年交给他一项任务:创办一个塑编厂,解决本地化肥包装问题。

  面对无资金、无技术、无厂房、无设备的状况,他从两个煤矿借来4万元,又以合资的形式从温州辛塍工业公司引进设备技术,在一家木板民房里安上了机器。没有资金买原料,夏树全垫上自己的5000元存款,又求亲告友借来1万元。短短3个月时间,他们就掌握了技术,并丢掉了温州这根“拐杖“,生产出了象样的产品。然而,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木板房一阵阵颤抖,工人们担心安全,厂里不敢请客户进“厂”门。夏树全的心也一阵阵颤抖。发展,再难也要发展。他暗暗下定了决心。

  1990年5月,新厂建设破土动工了。在建设新厂房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一项奇迹:从开基破土到正式投产,仅花了3个月时间。夏树全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新厂房的柱子一立起来,就把机器设备搬进去,顶上盖上油毡,周围一边做砖墙,里面一边生产。建厂时,全厂从厂长到工人,人人勒紧裤带过日子。腊月三十到了,工厂还未发工资,但谁也不埋怨。厂里流动资金短缺,干部工人求亲告友,每人筹来500元。夏树全更是没日没夜地操劳。新厂房没有围墙、铁门,他每天晚上守护到大半夜才回到几里路外的家,早晨天一麻亮就第一个来到了厂里。为了购买新设备,他一个晚上跑地、县4个单位,回家时已是凌晨4点多钟。地上哪怕是丢下一根绳子、一条破袋,他都要捡起来;上车下车运货,从来没有请过一个临工……

  就是靠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夏树全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创造出一番大事业。如今的塑编制品厂已拥有226名工人,2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2条包装袋生产线,产品畅销湖南、江西、武汉、黄石、襄樊等地,其中重型包装袋还填补了我省的一项空白。短短几年时间,不要国家一分投资,却向国家上交了20多万元的税金。现在,他们正在着手新上一条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袋生产线,计划明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冲破坚土方是笋。我们祝愿通山塑编制品厂在勤俭创业精神的支撑下,步步拔节步步高。(1992年11月5日咸宁日报)

  【作者感言】:罗丹说,美的事物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新闻选题确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不光老是盯着那些司空见惯的选题,不是对现实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新生事物置若罔闻,你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这篇通讯的主人翁夏树全是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并采访他,属于“偶然之作”,但我觉得同样感人。

编辑:陈凯

上一篇: 一 路 欢 歌
下一篇: 鸡鸣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