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是探寻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源流的源头活水,当代则是塑造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现实根基,二者共同勾勒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传承与发展的脉络。无论是追溯古代,还是审视当代,“安身立命”“立国兴邦”都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切的核心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知识分子始终是传承文化、示范引领的中坚力量。李梦云教授的《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以广阔的历史视角解读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轨迹,从“内圣外王”的中国传统士人精神持续到“解民于倒悬”的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觉醒,从“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画像延绵到“勇担道义,兼济天下”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精神建构,以“道义”与“天下”为双重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谱系。
以长时段的宏观视野观之,中国思想在历史长河中虽历经变迁,却始终保持着内在的精神连续性,既传承先辈智慧,又融入时代内涵。通过聚焦“士志于道”这一核心命题,从《论语》中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到《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表述,从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象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从严复的启蒙思想、李大钊的革命理念到鲁迅的批判精神,从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坚守到费孝通“文化自觉”的理论探索等,无不昭示着“士志于道”绝非僵化的教条,而是传统士人精神在现代语境下的深刻演绎。
在当代社会,知识分子面临“智能体”“流量至上”“信息茧房”等新挑战。作者并未停留在历史回顾,而是积极回应现实问题,提出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时代坚守批判精神与公共关怀。面对现实困境:从体制化、专业化的结构性约束,到功利化、媚俗化的价值迷失;从“精致利己主义”的蔓延到“躺平”“内卷”等文化的流行;再到数字媒介革命对知识生产的深刻冲击,作者创造性地从知识分子品质、素养、底色和责任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转化路径。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呈现出显著的历史延续性,其核心价值并非简单的时代更迭产物,而是在“内圣外王”的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的实践智慧双重维度中,通过不断自我调适而形成的文化基因谱系。作者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系统梳理了这一精神谱系的历史演进脉络,更在于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精神气质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本书通过建构“担道义忧天下”的分析框架,在历史纵深与当代语境之间建立起多维对话空间,既准确把握了传统价值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为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重构提供了兼具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的范式。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文化自信”为精神引领,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至国家战略新高度。作者巧妙地将“礼义廉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理念的引述与当代知识分子事迹形成历史对话,使传统智慧获得具象化表达。探究士人精神是当代知识分子在文化层面的“寻根”之旅,阐释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在当今时代,作者将传统知识分子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强调增强文化认同、坚持文化自尊、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这种叙述方式既“接地气”又“上档次”,让优秀中国文化既能“走出去”展现民族风采,又能“走回来”扎根故土民心,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更好地说明了此书的学术实践恰与此形成时代共振。
从张载“为天地立心”的千年回响,到当代知识分子在实验室、讲台等默默耕耘,传统士人精神始终为当代知识分子提供着价值导航。当我们将书中的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便是在书写新的时代注脚,这种注脚,既连着“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根系,更通向“为万世开太平”的复兴愿景。当个体的自我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形成“同频共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为人民幸福建功立业。
阅读此书,不仅能让我们深刻领会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深厚底蕴与悠久传承,更能启发我们在当代如何践行与传承这种精神,在个体成长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以书中智慧为指引,续写“士志于道”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续写辉煌篇章。
(原载《天津日报》,作者为朱盼娣、肖伟光)
编辑:但堂丹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乐昌兴、伍伟报道:11月25日,经传统保护村落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刘子川、特约记者彭志刚、童金健、通讯员张杰报道:11月8日,第二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皮江星、付婧烨报道:12日,中国新农村生活体验示范工程正式落户通城。 据了解,中...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刘子川、特约记者彭志刚、童金健、通讯员张杰报道:11月8日,第二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
题:这份“进博答卷”,兑现力重千钧的中国承诺辛识平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而至。一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糖果、果汁、面...
题:世界500强眼中的进博会:不容错失的“中国机遇”新华社记者潘清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科技生活展区里,世界500强、家具及...
题:全球抗疫彰显中国之“义”辛识平疫情如火,命运与共。不会忘记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访华,不会忘记中日韩“风月同天”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最早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最早迎战疫情的国家,中国全民动员...
——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②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冲锋陷阵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义文学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细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见图,资料图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