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强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薄雾,轻柔地洒在古朴的小巷,端午的气息便在空气中悄然弥漫开来。那是一种古老而熟悉的香,是粽叶的清幽,是糯米的醇厚,是馅料的馥郁,更是人们对节日的深情与期待。
走进菜市场,人声鼎沸中,我被那堆叠如山的粽叶吸引。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端午的使者,带着山林的露水与泥土的气息,静静地躺在那里。我轻轻挑拣着,每一片粽叶都像是一个小小的精灵,有着自己的姿态与性格。有的宽大舒展,像是绿意盎然的裙摆,轻轻一摇,便能舞出一片清凉;有的细长柔韧,像是少女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荡。我仔细端详着,用手轻轻摩挲,感受着它们的纹理与脉络,仿佛能触摸到大自然的脉搏。这些粽叶,是端午的底色,是岁月的书签,承载着无数的记忆与情感。
回到家中,将粽叶浸泡在清水中,它们渐渐舒展开来,像是沉睡的美人从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着叶片。剪刀在手中轻盈地舞动,像是在编织一幅精美的画卷。每剪下一刀,都像是在裁剪一段时光,一段关于端午的回忆。那些不规则的边缘,像是岁月的痕迹,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裁剪好的粽叶,整齐地摆放在一旁,它们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盛大的仪式,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糯米早已淘洗干净,颗颗饱满,像是珍珠般晶莹剔透。它们在水中浸泡了一夜,吸足了水分,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馅料也早已准备妥当,红红的枣子,像是燃烧的火焰,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咸香的肉块,经过腌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还有那翠绿的豌豆,像是点缀在画卷上的绿宝石,清新而灵动。我将糯米和馅料放在一旁,它们像是等待出征的士兵,整装待发。
开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粽叶,轻轻折成一个漏斗状。那粽叶在我的手中,随着我的动作而变化。我先舀一勺糯米,铺在漏斗底部,像是为粽子铺上一层柔软的床褥。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放入馅料,那馅料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想要从粽叶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我用勺子轻轻按压,让糯米和馅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像是在编织一个温暖的梦。接着,我再舀一勺糯米,将馅料完全包裹起来,像是给粽子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最后,我将粽叶的两端折叠过来,紧紧地包裹住粽子,用细绳将它捆扎起来。那细绳在我的手中,像是灵动的音符,编织出一首关于端午的乐章。
每一个粽子,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承载着我对端午的深情与期待。它们在我的手中诞生,带着我的温度与情感。包粽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与时光对话的方式。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书写一首诗,每一个细节,都像是在描绘一幅画。粽子的形状各异,有的像金字塔,高耸挺拔;有的像小船,在岁月的河流中缓缓前行;有的像枕头,柔软而舒适。它们在我的手中,渐渐堆叠成一座小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当粽子在锅中煮沸,那香气便弥漫了整个厨房,弥漫了整个家。那是粽叶的清香,是糯米的醇厚,是馅料的馥郁,更是端午的味道。我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锅中传来的咕嘟声,那是时间的节奏,是生活的旋律。每一个咕嘟声,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端午的故事,一个关于家的故事。
在这个端午,我裁叶裹香,将我的深情与期待包裹在每一个粽子中。它们是我对生活的热爱,是我对节日的珍视,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端午,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用粽叶编织梦想,用糯米书写希望,用馅料传递情感。端午,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温暖与美好。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一段传统与浪漫的邂逅
下一篇:
文人的端午情思
6月10日,咸安区妇联分别在贺胜桥镇贺胜村和官埠桥镇泉湖村开展主题为“不再孤单·爱在咸安”的包粽子、送温暖活动。
粽子包完后,该社区志愿者们一起提着粽子,含着浓浓情意送到社区困难老人家里,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气氛,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邹辉报道:多彩夏日,粽叶飘香。短短的2个小时,几百个棱角分明、碧绿鲜香的粽子就包好了,志愿者们将包好...
咸宁网讯记者朱亚平报道:5月27日,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堂劳动观摩课:40多名家长走进校园,手把手教小学生们包粽子,...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将精心准备的粽子送给村里的高龄困难老人和特殊家庭,让这些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端午节临近,各地赛龙舟,包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该镇举办“有‘艾’有邻‘粽’乐乐”端午节活动,干群欢聚一堂,分享端午节的故事,交流邻里之间的...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验传统节日习俗。以后中百仓储将会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阮泽华、通讯员吴剑6月7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由市委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文联、市社科联联合组...
后来母亲不知从哪得来个方子,将挖来的黄泥巴捣碎加入食盐和水、五香粉、少许白酒用木棒搅拌,使其成为浆糊状,再将洗净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