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华
阅读,恰似一场奇妙的味觉盛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每一种滋味都饱含着独特魅力。
初尝阅读,那滋味或许是“酸”的。当我们翻开一本饱含深情的书籍,心绪会随着书中人物的多舛命运而起伏波动。阅读《平凡的世界》,开篇就走进孙少平在艰苦岁月中困难的求学生活,青春的敏感与自尊相互交织,恰似柠檬汁悄然滴落心间,泛起一阵酸涩的滋味。这股酸涩之感,并非全然令人不悦,反倒敏锐地刺激着我们,促使我们去深切感知世间的人情冷暖。古人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在潜心阅读中,我们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种酸涩成为我们情感共鸣的起点,让我们在他人的故事里,品味着人性复杂的第一缕滋味,也更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温暖与善意。
“甜”,无疑是阅读中最令人沉醉的滋味。当我们沉浸在一本精彩的小说里,或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中,就如同漫步在甜蜜的果园,果香四溢。读诗词,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乐观,让我们感受到壮志得以抒发的畅快;读散文,朱自清笔下《春》的生机盎然,那细腻描绘出的春景,如同一口甜蜜的花蜜,润泽着我们的心田。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中,我们汲取知识的养分,获得心灵的慰藉,每一次恍然大悟,每一次被文字的美感所折服,都是那甜美的滋味在舌尖绽放,让我们深深眷恋阅读的美好,在书香的熏陶下,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
然而,阅读也有“苦”的一面。钻研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或是解读古老经典时,犹如攀登陡峭的山峰,每前进一步都需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些复杂的理论、拗口的字词,如同嚼着苦涩的黄连,让人眉头紧皱。朱熹讲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正是在这苦苦思索、反复研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磨砺思维的锋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也印证了阅读需下“苦”功,从最初的望而却步,到咬紧牙关“苦”读细品,然后逐渐能剖析深意、领会精髓,这份苦尽甘来的过程,是阅读赋予我们坚韧与智慧的馈赠。让我们明白,知识的深度、人生的厚度,往往需要用苦涩的汗水去辛勤浇灌。
阅读中的“辣”,是一种思想碰撞的炽热。当我们接触到具有强烈批判性或是新锐观点的书籍时,内心会涌起一股热辣的冲击。读鲁迅的作品,他以犀利的笔触对社会弊病的深刻揭露,如同一把把炽热的辣椒,灼烧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在刺痛中惊醒,便开始反思社会、检视自我。阅读《包法利夫人》,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辣”味,福楼拜通过刻画爱玛的悲剧人生,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环境中,人性是如何被扭曲和毁灭的。这种“辣”带来的冲击,让我们能更清醒地审视周围的世界,不被表象所迷惑,在思想的交锋中,探寻真理的光芒。
“咸”,是生活的本味,阅读中自然少不了这滋味。读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书卷中尽是人间草木、百姓烟火,风俗世情、家长里短,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得如同生活中洒下的盐粒。读杨绛的《我们仨》,感受到的是一个家庭平凡又真挚的日常,有相聚的温馨,也有别离的淡淡哀愁,那股咸咸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的点滴记录就是阅读的源头活水,它让我们意识到,阅读不仅能带我们领略奇幻的世界,更能让我们珍视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品味生活最质朴的滋味,从而更加热爱这充满烟火气的人生。
阅读,就这样以它丰富的滋味,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酸、甜、苦、辣、咸”的交织中,不断感悟,不断成长,走向更加深邃、广阔的精神天地。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青年楷模何功伟
下一篇:
难得的枕边美文 ——读《人生当有》
许爱琼(嘉鱼)把小屋,建在南山用山中的苍竹用湖边的芦苇篱笆墙上开满太阳花垦半亩荒种上花生、土豆及南瓜从湖边担水给秧苗...
○焦姣海洋是辽阔的,比海洋更辽阔的,是书海。书海茫茫,大凡能给人以心灵震撼、情感激越、思想启迪以及艺术享受、视觉冲击...
○王恬原以为历史就是课本上一串串的年代人物表,生硬而单一,散发着一种陈旧书卷的潮湿气味,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夫子愿意...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闲时光阴易过,转眼2021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掰着指头数数不够上进的日子,间歇性勤奋,又上网淘...
■程应峰(温泉)春闲时光,去熟悉的广场寻访一树梅花。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这条河是维系乡愁的最牢固的纽带,既联结过往,又承载希望,最后流向远方。
口述/辜亚宁整理/记者陈希子“汉字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体系,盘根交错,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
军营的明天啊是神奇魔方战士的梦想斑斓多彩轻轻幻现一道道灿烂无比的彩虹刺眼心愿有多大天地就有多远啊给军旗画像像无微不至...
○陈希子淡淡的书香,韵味悠长,沁人心脾,那是来自于灵魂的香气。也有不少书店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子,借助互联网,通过线...
近日,老傅、老黄和我一起登高上了云溪普化寺,游访到了高冲公社,探底下了云溪水库。明朝同化年间,云溪书生李忠密家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