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书法 >> 正文

组图:通山木雕 历久弥新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5-22 15:30

  精心雕刻 

  精美作品引客来 

  各种各样的制作工具 

  传授技艺 

  繁忙的工作间

  5月15日下午,当我们走进位于通山老城区马槽桥的“叶氏木雕”制作间时,立即被那千姿百态、技艺精湛的木雕作品所吸引。

  在一个陈旧的工作间里,几名年轻的木雕工人正在埋头雕刻。在他们周围,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木雕成品。有建筑雕刻,如龙凤木柱、雕饰门楣、屋椽、窗格、栏杆等,呈现出古朴典雅、富丽华贵的格调;有家具雕刻,如雕花床、脸盆架、穿衣橱、嫁椅等,作品形象生动,实用而美观;有工艺品雕刻,如人物、九环刀、月牙铲、飞禽、走兽等,件件精雕细刻,形态惟妙惟肖。

  老板兼师父叶存艳边介绍木雕作品,边讲述自己的创业史。

  他是通山县洪港镇人。木雕艺术已在他的家族中传承很多代。他爷爷曾是有名的民间木雕师傅,他父亲则是民间木雕艺术省级非遗传承人,至今仍在乡下从事这一行当。如今,在叶存艳的堂兄弟中,有5个从事木雕行业。

  叶存艳从小接受木雕艺术的熏陶,19岁时正式从父学习木雕工艺。2006年,已经精通木雕技艺的他,独立到县城开木雕店铺。7年来,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他还先后到天津和武汉的美术院校学习绘画。

  “我最大的乐趣是把木雕当作一门艺术来享受它的过程。说实话,有些特别满意的作品我甚至舍不得卖。”叶存艳说,他在木雕方面始终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据了解,随着家装艺术化等因素的影响,通山木雕艺术品市场正迅速扩大。2006年,通山县专营木雕的店铺只有3家,如今已发展到11家,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从业人员有100多人。

  目前,叶存艳正在申请项目立项,计划建一个木雕艺术产业园。

  他说:“我觉得通山木雕艺术已经到产业化的时候了!”

  【新闻链接】

  通山木雕是指通山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以本地木材为基本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民间工艺,属传统木雕艺术门类。其文化根基可朔自北宋年间九宫山道教宫殿建设。现存的古代通山木雕多属明、清古建筑及散落于民间的作品构件遗存。

  通山木雕分大木雕刻和细木雕刻两类。大木雕刻包括梁、枋、斗拱、檩等建筑装饰木雕;细木雕刻则指家具装饰木雕、木雕神像、装饰摆件等。大夫第、宝石古民居群、周家大屋、成氏宗祠等,是古时通山木构建筑装饰的经典之作。

  通山木雕有丰富的题材内容,其多取材于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虫鱼。其传统技法分留底雕刻(线雕、浮雕、阴雕)及无底雕刻(透雕、镂雕、圆雕、透空双面雕)。通山木雕还讲究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运用随形就像的雕刻技艺,进行巧雕。

  通山木雕艺术浓郁的原生态与乡土味,决定了其独有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图 袁灿 文 邓昌炉 主持人:张大乐)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舌尖上的牌洲鱼圆
下一篇: 大跨越(组图)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