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亚斌
绿意盎然的庭院
推开我家的院门,仿佛走进了一个微缩的生态园。四季在这里流转,却从不曾荒芜——春有月季攀篱、栀子含苞;夏有紫薇吐艳、薄荷清凉;秋来金桂飘香,橙黄橘绿压弯枝头;冬日里,山茶傲霜,麦冬依旧翠色如染。父亲用双手将这片天地编织成诗,每一株草木都浸润着他的心血,也承载着他毕生的信念:“土地不负勤耕人。”
从讲台到田埂的赤子心
父亲退休前是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却总说自己的课堂不止于三尺讲台。他创办《农友》小报,将晦涩的农技知识化作朴实的方言;他自费引种、试种,把高产稻种和甜脆瓜苗送到乡亲们手中;他办培训班,教农民用科技“点土成金”。那些年,他的皮鞋总是沾着泥,衬衫口袋里揣着写满数据的笔记本。有人笑他“不像老师像老农”,他却说:“知识长在土里,才算活学活用。”
如今81岁的他,依然保持着老习惯:清晨巡园,午后剪枝,傍晚记录作物长势。楼顶的“空中菜园”四季青葱,莴笋、番茄、辣椒轮番登场,连花盆里的鱼腥草和车前草,也被他调制成清热祛湿的凉茶。邻居们常来讨教“秘方”,他总乐呵呵地递上几株苗:“拿去种!自己吃的,最放心。” 草木情深,家风如兰
父亲的院子,是实用与风雅的结合。紫蝴蝶翩跹于墙角,十大功劳的药用叶片被他晒干分装;金边麦冬沿着小径蔓延,玉竹的根茎炖汤清甜润肺。他教孙辈辨认植物,念叨着:“白芨和芦荟美容,紫珠止血,薄荷醒脑,麦冬滋阴,车前草利水,做人也要像它们,有点用处。”
那些他亲手嫁接的柑橘树,年年果实累累。我们姐弟回家,总拎着满袋青菜瓜果离开。这方院子,是他写给家人的情书——以泥土为纸,以汗水为墨,写满无声的牵挂。
愿时光厚待耕耘者
如今,父亲仍坚持每天劳作两小时。他说:“活动筋骨,心里踏实。”邻居们羡慕院子的繁茂,但更打动人的,是那位白发老者俯身松土时的专注,是他谈起作物时眼里的光。
或许,这片院子就是他生命的隐喻:
——根扎得深,所以风雨不惧;
——枝叶向外伸展,却始终不忘滋养来处。
愿岁月温柔,许我的老父亲健康长寿。待明年春来,我们还要在桂花树下听他讲“华陂试验田”的故事,看微风拂过,满院生机如旧,恰似他从未老去的赤子心。
父亲总说:“地是诚实的,你待它好,它就还你一片丰收。”而我想说:您何尝不是这样一片沃土?耕耘教育,桃李成荫;播种科技,硕果累累;传承家风,福泽子孙。这小院里的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是父亲您一生的注脚。
家翁小院寄怀
王亚斌
庭开四序景常新,桃李盈门足慰人。
芍药攀栏香沁夏,紫薇照槛艳临晨。
橙黄橘绿枝垂实,芡白萸红目注真。
耋岁勤耕畦圃乐,家风似土自长春。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柯于明美文欣赏】鸡 蛋 赋
下一篇:
故乡,心灵的原乡
咸宁网讯通讯员冯超、余辉报道:“陶母退鱼责子,体现了陶母刚正不阿的思想境界……”8月4日,咸安区妇联主席王红波前往官埠...
刘凌(通山)前几年,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直觉告诉我,这是当下中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庄严追求,它...
咸宁网讯记者朱亚平报道:在动漫中感受家风文化,在短片中体会家教温暖。有这样一家人,他们在点滴中践行家风,用家风守望幸福...
咸宁网讯(记者庞赟通讯员李旻媛)昨日,在全市妇联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市妇联向全市党员家庭发出倡议:品读家书家训...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宋文虎报道:28日, “学党史传家风”红色家风故事接力宣讲活动在市文化中心举行。梁细林要求,要充分发...
咸宁网讯(记者庞赟 通讯员赵劭君)10月19日,市纪委、市妇联、市委文明办、市文旅局联合举办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家教...
咸宁网讯记者王苒宇、通讯员赵劭君报道:10月19日,由市纪委、市妇联、市委文明办、市文旅局联合举办,市图书馆承办的2021年...
咸宁网讯通讯员宋成琳、阮娅慧报道:今年以来,通山县紧扣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村居、清廉家庭、清...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琼)为深化清廉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固根本、利长远的作用,邮储银行咸宁市分行于10月28日组织机关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