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村落简介
位于崇阳县天城镇东郊的郭家岭村,2016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落由清代古民居建筑群、层叠向上的梯田与四季不涸的泉圳共同构成。古民居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地形似荷叶舒展,是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后裔栖息之地,由江西修水双井村迁徙于此。
8月10日,晨雾笼罩着郭家岭村高低错落的梯田,一群摄影爱好者带着专业设备,沿着青石道拾级而上,踏入这一幅水墨长卷中。
村内48个天井如星罗棋布,7口池塘错落有致,一座清代古民居群静默矗立,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推开一块沉重的木门,古宅一进七重,采用青石板铺设,青砖、布瓦结构,有上房54间,厢房18间,横房18间,公用堂屋18间,布局井然有序。
整个建筑群前低后高,正堂屋的石雕、圆柱、天花板、窗格,工艺巧夺天工。房屋门、窗多以木结构,雕龙刻凤,栩栩如生。
精美的石雕——红梅灼灼、麒麟昂首、凤凰展翅,石雕两侧镌刻着“砡剪红梅迎茸客,麒麟镇宅燮商盛”与“九官登枝報春暉,凤凰赐福传书香”的诗句。
堂屋匾额“书香门第”是翰林院大学士朱虚侯向恩师敬授,楹联“古来数百年旧家无非为善,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认真读书。近代这里走出了博士、硕士,更有众多执教杏坛者。
天井前,村民们搬来竹制的簸箕。红得透亮的辣椒,紫莹莹的茄子,卧在一张一张圆形簸箕里。阳光透过天井上方的天空斜照下来,给蔬果镀上一层金边。
独特的圆拱门旁,村民们摇着蒲扇,落座于长椅上纳凉,三五成群地讲述着子孙后辈的成长故事。
曾为闺阁的木楼下,几位写生的学生正勾勒线条。窗棂上雕着龙凤,龙鳞的纹路里积着薄薄一层灰,却丝毫不减气势。学生们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把闺阁里曾有的绣花针、胭脂盒,都悄悄画进画里。
大门右侧,一九四九年由解放军独立四师开凿的“优民水井”,至今清泉汩汩,旱年不竭滋养着郭家岭与邻近村落的村民们的心田。
村落深处,梯田铺展如绿毯,荷塘碧叶连天,村民弯腰于泥水中采莲蓬的身影,成了田园诗里最朴实的注脚。
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村民与乡贤理事会正谨慎探步。
“这宅子啊,就像个老祖宗,得天天陪着才安心。”郭家岭村党支部书记黄细斌介绍,2012年,该村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古村落的美,离不开村民们那份赤诚的守护。村民们集资100余万元对村落进行修缮,更是投工投劳自发加入到古村落的保护当中;村民们自发组成小分队,分时间段负责古村落的清扫工作;7位同宗人员成立湖北省黄燮商文旅有限公司,与北京规划院联手,筹划着文旅康养项目蓝图,试图让古村焕发新生机。
黄燮商村湾乡贤理事会会长黄春华介绍,村里正在规划以文化教育、艺术欣赏、历史研究、科学考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区,计划将郭家岭村打造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古村落,村落内部将采用步行的旅游参观方式,规划一条入村通道,设计两条旅游线路,还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纪念品商店等。
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古村在夕照中安宁如画。回望村庄,古村落的美既镌刻于门楣石雕之上,也流淌在古井清泉之中,更深深根植于村民守护家园的信念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赤壁·临湘搭建文化展示桥梁
下一篇:
图书馆变身“文化充电站”
至此,龙潭村乡贤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正式在浮山街道办事处(市“创文”工作第六片区)全域推广。围绕提高乡贤志愿服务组织的...
近日,记者走进赤壁市神山镇钟鸣村,看到当地可喜的变化:原本八组九组、十六组高低不平、泥泞难行的泥巴路,变成了铺满沥青...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报道:近日,记者走进赤壁市神山镇钟鸣村,看到当地可喜的变化:原本八组九组、十六组高低不平、泥泞难行的...
据悉,此次成立白霓镇乡贤理事会,旨在为乡贤们提供一个参与家乡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平台,能够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
后期,村里将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并公示,坚持问急问需于民,确保将每一分钱公开透明,用在村民的心坎上。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明珠、邹明报道:“感谢在外乡贤们对广济堂村的牵挂,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共同缔造幸福家乡已见成效...
遂庄小学校长张名扬对乡贤们的善举深表感谢,他表示,决不会辜负乡贤们的期望,今后将继续抓好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
遂庄小学校长张名扬对乡贤们的善举深表感谢,他表示,决不会辜负乡贤们的期望,今后将继续抓好学校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咸宁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努力发挥乡贤在引资引智、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共同缔造,共...
”双溪桥镇党委书记刘志广表示,该镇将坚持“乡贤发力、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以全镇17个乡贤理事会为平台阵地,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