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底蕴深厚的通山,活跃着一个女画家团体,她们坚持深入基层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咸宁自然风光、彰显当代女性艺术风采的优秀作品,并多次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展览上获奖,引起广泛关注。4月12日,记者走近该群体,感受她们绚烂多姿的艺术魅力。
因画结缘组建团体
初次结识通山女画家团体,缘于3月份咸宁市画院举办的,主题为“大幕山的杜鹃花”的画展。现场展出的50余幅作品,让观众大开眼界,或拍照或临摹,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这些画作均出自通山县12名女画家之手,为首画家是孟清。4月12日,记者来到通山城区洋都大道孟清画廊。数十平方米画室内,茶香袅袅,木雕回廊,古色古香。
1969年出生的孟清,成长于大幕山下,受《芥子园画谱》启蒙,从小痴迷画画。1990年,孟清拜着名画家毛才奇先生为师,专攻花鸟画,2006年5月,她的画作《闹春展》获得“中华妇女书画大展”三等奖,同时被吸收为“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妇女艺术家联谊会”首批会员。从此,她在香城泉都有了“杜鹃仙子”的美誉,也为我市书画艺术发展增添了流光溢彩的一笔。
孟清介绍,2007年开始,陆续有一些年龄相仿的姐妹向她学习画画,她与这群姐妹意气相投,决定免费教她们绘画技艺。经年累月,孟清带着她们访遍通山的山山水水,并倾情传授毕生所学。
2014年元月,孟清在这些姐妹中,挑选了9名悟性高、技艺好的姐妹,在通山举办了“山花灿烂”国画作品联展,这十人十种风格,将山水花鸟刻入画中,让人感觉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在通山、咸宁引起轰动,被称为“通山画坛十姐妹”。
“十姐妹”之一、供职于通山电视台的刘筠说,姐妹们很多都是零基础,但在孟老师的调教下,大家的技艺都有很大提升。2016年,这个团体发展到了十二个人。
“我们每一个姐妹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艺术。”孟清说。虽然建会之初困难重重,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互帮互助,孟清看在眼里也乐在心头。团队里没有繁文缛节,也没有华丽的外表,只饱涵着滚烫的热情和对美术的爱。
创作展现别样风情
12位女画家来自各个行业,其中已婚女性居多,相夫教子必不可少,如何让家庭角色和专业创作不起冲突?
面对记者的疑问,孟清说道:“我认为这并不矛盾,创作是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孟清创作时,她的儿子总爱凑在她身边看。渐渐的,儿子经常会询问她为何会越画越好,得到儿子的肯定孟清心里很高兴,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美术并不是在打发时间,它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这种精神状态对孩子是一种正确的引导。现在儿子经常和她学画,家人看着也是乐在其中。
成员们都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所以在无法相聚的时候,她们会将自己的作品发到建立的微信或QQ群里“晒晒”,让大家来点评。
“我也会将作品放在里面,不过遇见专业人士我还是得悠着点。”12位女画家之一,现为咸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的鲁文莉笑着说道。大家还会经常走出去,亲近自然开展写生活动,将作品呈现给名家们评价,从而让作品有个质的飞跃。在这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大家的艺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12女画家之一的刘筠,已成为咸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水墨色彩精灵般地溶进刘筠的血液,它可以传达快乐,也可以排遣寂寞、宣泄苦闷,更能磨练意志,带给她生命以能量和张力。为收集创作素材,刘筠不惜数百里的奔波,用自然、亲和、率真的视觉语言注塑精神气息。观其作品《鸟语花香》,让人觉得她是用笔尖作画,柔和的线条配上恰到好处的点缀,整个画面展现出清雅、古典的写意情调,观之拍案叫绝。
相比男性画家作品散发出的气势磅礴,雄姿英发之气,女画家娇小、细腻的笔法往往更让人觉得怜惜,似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感流于心脾之间,恰好符合了女性对事物独特的感悟。
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中国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湖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着名画家孔奇先生评价说:12位女画家的创作写意灵动,线条美,把花鸟画活了。希望孟清和她的姐妹们再作努力,走向另一个高度,力争在全国来个突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孙立诚则认为,孟清等12位女性的画展,以女性群体出现,开创了我市的先河,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现象。
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鼓励,12位女画家更加勤奋创作。近年来,孟清的画作《梦之花》入选湖北第二届艺术节美术展;会员廖凤碧的绘画作品在“红色经典——全国中老年书画家井冈山邀请赛”中荣获金奖,并入选《红色经典——全国中老年书画家优秀作品选集》;鲁文莉诗意盎然的《春意闹》、《饮香》等作品多次入选我市画展……12位女画家的优秀作品还陆续结集成画册出版。大家表示,今后将继续以花为媒,让绘画技艺更精湛,感染带动更多人追求艺术之美。
“相对于男性画家,女性画家更加关注细微的部分,艺术方面的审美理念不同不代表女性没有自己的思维。女性往往比较感性,知性,她们容易唤起内心最真实的感动。”孟清向记者说道,今年该群体可能会组织外地写生,丰富大家的创作阅历。
除了艺术创作,12位女画家还会不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对学龄儿童进行绘画指导和教学,辅导孩子们在绘画作品中放飞梦想。
“12并不是固定数字,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孟清希望,社会可以给女性画家提供更有利更宽松的条件,通过设立专门艺术扶持基金、举办专门的展览等形式,支持女性艺术家事业的发展。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通山12女性画家群体,以水仙般的清新作品,为我市精神文化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风潮。(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徐世聪)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感受茶文化乐趣
下一篇:
市文新广局举办诗文朗诵比赛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沈强、张敬报道:近日,由崇阳县纪委、县汉剧团组织的廉政宣传教育“大篷车”走进该县铜钟乡铜钟村,开...
从大雪纷飞到夏日炎炎,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从一方舞台到广袤沃土……今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市文联等部门...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方强报道:近期,赤壁市财政局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开展读书会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勤学、善思、笃行,让学习成...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郭芬芬报道: 8月28日,咸安区双鹤桥社区昱园小区人声鼎沸,一台由市政府办、市房地产管理局、温泉街道办...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远杰、朱秀丽报道:“竹板一打啪啪响、我们八人来登场、惠农政策好又多、就把扶贫讲一讲”。伴随着节奏...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蔡祖峰、陈桥报道:近日,通城县文体广新局召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组织全县文体市场经营业主学习...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新林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嘉鱼县作协获悉,该县官桥镇乡村教师程宏安出版诗集《忘忧草》。 据了解...
嘉鱼文化底蕴浓厚,“二乔故里”闻名遐迩。其中,凭借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享誉各地的嘉鱼木雕历史悠久,成为嘉鱼城市形象一道...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阳、徐世聪报道:激扬奋进的腰鼓、整齐划一的舞蹈、高亢亮丽的山歌……近日,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吴氏宗...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葛琦、孙剑报道:“原来靖江王庙供奉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将丁奉啊!”8月26日,外地游客在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