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娱动态 >> 正文

“文史矿工”王亲贤--让历史文化名胜楔入现实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4-19 17:23

  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和钟台山,北宋黄庭坚笔下的驿路松景观,明清时期的苹花溪名胜……咸宁是一座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不仅积淀了无数的物质和精神遗产,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现了融物质、精神、自然于一体的文化名胜。

  “咸宁市区的周边,历史上可是热闹的文化旅游胜地,不少文化名人留下了很多诗文佳作。”近日,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亲贤向记者娓娓讲述那一段段历史名胜的故事,并建议大力挖掘重建经典历史文化名胜,让历史文化名胜楔入现实,留住更多游人脚步,留住更多游人的心。

  “八景”系列聚集城区周边风物景观

  近年来,咸宁致力旅游创新发展,高起点谋划旅游跨越,多维度开发旅游资源,全方位推动旅游创新,使文化旅游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可在遥远历史当中的咸宁周边,也曾聚集了大片风物景观,成为当时的游览胜地。

  王亲贤自称“文史矿工”,他多年从事咸宁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近年主持编辑《咸宁文史资料》,先后推出了《品读咸宁》、《历代名人与咸宁》、《咸宁旧闻录》《前人·往事》、《鄂南抗战纪事》等专辑。他流连故纸、出入书丛,穿越进一个个奇妙的历史时空,神交历史名人,心游历史名胜,拣拾咸宁历史的吉光片羽,享受着历史文化带来的精神富足……

  “八景”是古人对某地风物景观约定俗成的一种统称,是对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和风土人情的综合提炼,一般配有诗赋吟咏,它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八景’系统的景观,是历史上温泉周边的重要景观。一是以潜山为中心的‘潜山八景’,即书台月色、丹灶晴岚、温泉沸波、石洪飞渡、苹溪烟雨、瀑布腾声、龙潭柳色、狗井松涛;二是以原咸宁县城为中心的‘淦川八景’,即书台月色、黉泮金莲、褔刹晓钟、西河渔火、东皋樵唱、北郊堤柳、长湖烟雨、相岭晴云;三是以淦河为中心的‘苹溪八景’,即东高晓望、西河暮兴、石岭樵歌、梓潭渔唱、相岭晴岚、温泉虹影、潜岩丹灶、古道苍松。”说起历史文化掌故,王亲贤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潜山依旧,淦河不老,由于时间推移和城市发展,昔日的系列“八景”早已面目不清,但也确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恢复这些‘八景’已不现实,但可以对留存下来、漏收进去和晚近出现的景观,重新加以整合,归纳和提炼出新的‘八景’,服务于当前的旅游和文化建设。”王亲贤认为,比如现在温泉打造温泉旅游产业,温泉沸波、苹溪烟雨、龙潭柳色、书台月色等等景观,还是既有历史底蕴和文化韵味,而且又能彰显浪漫气息和时尚氛围,重建起来必定能吸引不少游人。

  “古景”背后演绎咸宁历史名人佳话

  咸安区大幕乡钟台山,唐代属江夏县金城乡。明代《湖广通志》卷四十七《乡贤》载:“李邕,字泰和。其先江都人。父善,徙居鄂州之永安。”

  “咸宁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最早是唐代出现的,就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和他的父亲文选学家李善。”王亲贤告诉记者,北宋《太平御览》记载:“《武昌记》曰:钟台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上有桃花洞,洞侧有李邕读书之所,荒基遗址、石室花木犹在。上有一石台,台上有一钟,或时鸣响,远近皆闻,故名钟台山。”文字很短,内容却很丰富,其中的石室就是桃花洞,花木应该是野樱花,荒基也有可能是寺庙遗址。

  宋代以来,咸宁人一直把李邕当作乡邦先贤,古代游览钟台山的人很多,存世的诗文也有不少。“这一资源可以说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果不好好开发利用,是咸宁文化和咸宁旅游的损失。有一点争议不要紧,可以搁置争议、分头开发,还可以提高知名度。”说到兴奋时,王亲贤总想为现在咸宁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何止大幕乡的钟台山,咸宁古驿道上的驿路松,也曾以“古道苍松”之名成为“苹溪八景”之一。它的成名与北宋着名文学家黄庭坚有关。于是,王亲贤翻开黄庭坚的诗词,讲述着这一段美丽的故事:黄庭坚晚年曾在鄂州(今武昌)住过一段时间,与鄂州节度推官陈荣绪交好。陈荣绪奉命从鄂州到崇阳传达政令,他根据所见所思而成诗六首,黄庭坚依原题一一奉和,其中《道中闻松声》写道:“蟠空作风雨,发地鸣鼓吹。日晴四无人,声在高林际。伊优儿女语,蹇浅市井议。我欲抱七弦,写此以卒岁。”《晚发咸宁行松径至芦子》写道:“咸宁走芦子,终日乔木阴。太丘心洒落,古松韵清深。聊持不俗耳,静听无弦琴。非今胡部律,而独可人心。”

  王亲贤介绍,黄庭坚的诗描写咸宁驿道上的松径、松声,描摹比拟,生动传神。自从有了黄庭坚的点睛之笔,咸宁松径名声大振,流传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历代官员不断维护,名人题咏甚多,“古道苍松”由此成为“苹溪八景”中最具文化含量的一景。

  “名胜”重建助推市区旅游提档升级

  咸宁各朝各代涌现的景观,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宝库。“深度挖掘和恢复重建,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是对现实发展的负责,是对温泉旅游资源的丰富和发展。”王亲贤是一名老政协委员,每年必谈的就是深入挖掘文史资源、民俗资源,使之与自然资源相融合,“经过长时间的查阅资料和走访调研之后,我今年的提案就是有关恢复和打造‘苹溪烟雨’景观的建议。”

  “苹溪烟雨”是“潜山八景”之一。淦水挂榜山至潜山河段古代产苹,因此得名苹花溪,广义的苹花溪甚至包括整个淦水河。王亲贤介绍,《舆地纪胜》记载了一段鲍姑采苹的传说:“苹花溪,在咸宁县南四十里,相传洪崖先生炼丹之地。尝有老姥,年可八九十岁,采苹其间,莫测所自来。问之,曰:‘吾鲍姑也。’因忽不见。”这是咸宁最古老的民间传说之一,鲍姑是着名道士葛洪的妻子,道教的女仙。因此,咸宁苹花溪与一般的苹溪、苹洲相比,就多了一层神奇色彩。

  在明清人的眼里,苹花溪差不多是咸宁乃至武昌府的文化地标,咸宁人则把“苹溪”当作家乡的代称,走过咸宁驿道的文人几乎必游苹花溪、必写苹花溪。清代着名学者毕沅的《苹花溪》,乾隆年间翰林侍读学士吴寿昌的《苹花溪》,清代毛奇龄《灌湖闻笛》……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是一段美丽的故事。

  历史中的苹花溪距离市区很近,可以作为城市文化景观来打造,同时也可以为本地旅游增添一抹亮色。“‘苹溪烟雨’景观重建,可操作性比较强。”王亲贤建议,在挂榜山至潜山河段植苹添景,且在这一河段两岸选择合适地段,修复洪崖丹灶遗迹,设立鲍姑采苹雕塑,建设“苹溪烟雨”亭榭,并树立毕沅、吴寿昌等人的诗碑;同时把市旅游接待中心附近的人工湖命名为“苹花湖”,并在周边植苹美化,设立景点说明即可。重建之后,这一极具文化含量和浪漫色彩的历史遗产必将熠熠生辉……

  “汀泗桥镇境内的铜盘城,既是喀斯特地貌,又是古代少数民族(极可能是瑶族)遗址,可以与竹海景区建设结合起来;钟台山资源富集,有桃花洞、野樱花等,可以整合大幕山区的抗战遗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开发。”王亲贤认为,这些资源如果能得到好好开发利用,必将为咸宁文化旅游注入活力。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让着名书法家李邕的“墨香”、冯京连中三元的“书香”、苹花溪来者必吟诗的“苹香”重焕生机,必将使咸宁“香城”品牌增“香”添彩,“香”入百姓之心,“香”入游客之肺,“香”出文化之魂,“香”出世界之韵……(香城都市报记刘玉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超越自卑--《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下一篇: 享受悦读

相关新闻

  • 崇阳廉政宣传走进基层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沈强、张敬报道:近日,由崇阳县纪委、县汉剧团组织的廉政宣传教育“大篷车”走进该县铜钟乡铜钟村,开...

  • 文艺轻骑兵的红色之旅

    从大雪纷飞到夏日炎炎,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从一方舞台到广袤沃土……今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市文联等部门...

  • 赤壁开展青年干部读书会活动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方强报道:近期,赤壁市财政局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开展读书会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勤学、善思、笃行,让学习成...

  • 咸安举办红色宣传文艺晚会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郭芬芬报道: 8月28日,咸安区双鹤桥社区昱园小区人声鼎沸,一台由市政府办、市房地产管理局、温泉街道办...

  • 通山快板演绎精准扶贫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远杰、朱秀丽报道:“竹板一打啪啪响、我们八人来登场、惠农政策好又多、就把扶贫讲一讲”。伴随着节奏...

  • 通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整治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蔡祖峰、陈桥报道:近日,通城县文体广新局召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组织全县文体市场经营业主学习...

  • 嘉鱼乡村教师出版诗集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新林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嘉鱼县作协获悉,该县官桥镇乡村教师程宏安出版诗集《忘忧草》。   据了解...

  • 一块木雕的文创之旅

    嘉鱼文化底蕴浓厚,“二乔故里”闻名遐迩。其中,凭借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享誉各地的嘉鱼木雕历史悠久,成为嘉鱼城市形象一道...

  • 通山红色宣传有声有色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阳、徐世聪报道:激扬奋进的腰鼓、整齐划一的舞蹈、高亢亮丽的山歌……近日,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吴氏宗...

  • 嘉鱼挖掘“三国文化”打造旅游名镇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葛琦、孙剑报道:“原来靖江王庙供奉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将丁奉啊!”8月26日,外地游客在嘉鱼县...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