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娱动态 >> 正文

乡村文化圈的“大咖们”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1-12 09:46

——咸安区文化中心户的故事

  

  如何让农民们远离酒桌、牌桌,参与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来,让农民也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咸安区采取的有效做法是:进一步强化文化中心户建设,积极发挥其带动作用,有力延伸农村公共文化触角,由此盘活整个乡村文化圈。

  这些文化中心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乡村文化圈大咖”,大咖们有些怎样的故事?如何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大显身手——2016年12月29日,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

  A 健康娱乐的引领人

  提到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即刻映像在你脑海里的,一定是幅古朴而典雅的农家风俗画卷:有古树掩映的刘家廊桥,有一水穿村的白泉河,自然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各色土菜。

  这当然没错。可如果是晴好的日子,你晚上8点之后再去刘家桥,还能看见另一幅画卷:悠扬乐声中,一群神采奕奕的村人们正舞步翩跹,而背景除了小桥流水人家,还有璨若星河的灯火。远远望去,整个画卷浑然天成,如梦似幻。

  画卷中的领舞者,正是该村文化中心户、广场舞表演队队长唐庆红。

  今年46岁的唐庆红身材纤瘦,为人热情爽朗,她笑微微地介绍说,他们这支广场舞表演队组建于2012年,教学由区里和镇里负责免费培训,服装等演出所需费用由村组出资。

  “平时几乎没什么费用,只要从我家店里迁出一根电线,接上音响、照明,就够了。”唐庆红自家经营着一间农家乐,生意不错,全家人都很支持她的“舞蹈事业”。

  广场舞表演队成立之后,唐庆红日常多出许多事情:要在电脑上跟着视频学舞蹈,要动员更多的村民加入队伍,有时还要调解姐妹们之间的小纠纷,等等。“个别过去沉迷于麻将的姐妹,也被我拽进了舞蹈队,有的还成了舞蹈队的主力。”唐庆红玩笑说,自己还是“有些功劳的”。

  “唐庆红是咸安区比较典型的文化中心户,”咸安区文体新局副局长熊盛量介绍,近年来,该区不断创新载体,以建设文化中心户的方式聚拢周边村民,这些文化中心户们带领各自队员,自发组建锣鼓、腰鼓、广场舞等队伍,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受村民欢迎。

  B 传播知识的藏宝阁

  “一个文化中心户就是一座知识宝库。”据悉,咸安区因地制宜筹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心户,包括旨在提高居民素质、与文化市场发展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型,位于咸安城区怀德路上的“知新书社”店主程汉明,就是社区文化中心户的代表。

  成立于2003年的“知新书社”,主要从事二手书买卖。书社占地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藏书却达数万册,作为文化中心户,与其他书店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可以免费阅读。

  进门左手书架上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咸宁本土文化、本土作者专着展售区”,摆放有咸安本土作者编撰或写作的《江南才女钱六姐》、《嫦娥故里桂花香》、《吟咏嫦娥》、《梦里故乡》、《百灵鸟》等书,涉及诗歌、小说等。

  爱书如命、崇尚阅读的程汉明说,旧书店最能展示本土文化的积淀,体现城市自然阅读的文化氛围,“一个旧书店,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是对城市文化的拾遗补阙。人们需要这块精神阵地!”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主街上开店,程汉明不求回报地坚守这块免费阅读的文化阵地,足见其拳拳赤子心。

  “我们希望将文化中心户打造成为知识传播的‘大学校’、信息交流的‘交换台’、居民自娱自乐的‘俱乐部’。”咸安区文体新局局长李志强说,“通过文化中心户,不但能有效传播文化,提高知识水平,还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牌桌、酒桌,参与到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中来,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

  C 乡村文明的领头雁

  锣鼓喧天、红绸招展,腰鼓舞、广场舞轮番上阵,相声、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真叫人开心啦——说起不久前村里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桂花镇石城村二组的夏婆婆仍然念念不忘,老人家还说,村人能在家门口看到这样够档次的节目,得感谢雷夕金。

  雷夕金是谁,在当地竟然有家喻户晓的名头?

  他是该村的文化中心户,也是咸安区第一支农民管弦乐队的队长。他的管弦乐队大小鼓、长短号、萨克斯等一应俱全,不仅承包了村里红白喜事的氛围营造,还常常到嘉鱼、崇阳、通山等周边县市演出,这就难怪他在当地有足够大的知名度了。

  难能可贵的是,但凡村组举办年节庆典或者公益活动,他都会聚拢人马齐齐上阵,给群众送上一组文化大礼包。不仅如此,平时如有乡亲的孩子要学乐器,他总是毫无二话地应承下来,悉心教学。

  “能当上这个文化中心户,我老婆度冬梅立了头功。”雷夕金说,从很年轻的时候起,度冬梅就喜爱看书,前前后后买了很多本。也正因为这个,他家成为咸安区第一户农家书屋。“后来,中南财大捐赠了很多图书,我家就真的像个小型图书馆了,村里老老少少都喜欢来翻看翻看,有心人还会做笔记。”

  ……

  据悉,为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仅2016年,咸安区文体新局投入180万元,对全区68个村、社区进行了实地指导与督办,为每个村配送锣鼓、音响等文化设备,给每户文化中心户配送了书柜、电脑等。全年新建文化中心户66个,面积3680平方米;新增或恢复文艺团队123个、人员5493人;文化志愿者86人。

  刘家桥村一位老大爷说,自从有了文化中心户,全村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热情参与,抢着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今过年,真是大戏小戏轮番上演,热闹啊!”他高兴地说,目前整个村子家庭和气、邻里和睦、社会和谐,文化中心户功不可没。

  相关链接

  “文化中心户”是什么?

  文化中心户居住地都在交通便利的聚居点,中心户本人也必须是村民们信任的热心人。在文化中心户家,村民们不但可以阅读各类书籍、学习农业技术、开展文娱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一些拥有绝活的民间艺人还可通过文化中心户平台,来传承民间技艺。

  文化中心户大多思想新、点子多、方法活,他们运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新知识,推广新经验,播撒新风尚,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村民读书看报的多了,喝酒赌博的少了;参与文体活动的多了,言行不文明的少了。 (记者李娉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吴剑 叶璇)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农民赴港演出捧奖杯
下一篇: 咸宁市成立旗袍文化艺术协会

相关新闻

  • 崇阳廉政宣传走进基层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沈强、张敬报道:近日,由崇阳县纪委、县汉剧团组织的廉政宣传教育“大篷车”走进该县铜钟乡铜钟村,开...

  • 文艺轻骑兵的红色之旅

    从大雪纷飞到夏日炎炎,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从一方舞台到广袤沃土……今年以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市文联等部门...

  • 赤壁开展青年干部读书会活动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方强报道:近期,赤壁市财政局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开展读书会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勤学、善思、笃行,让学习成...

  • 咸安举办红色宣传文艺晚会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郭芬芬报道: 8月28日,咸安区双鹤桥社区昱园小区人声鼎沸,一台由市政府办、市房地产管理局、温泉街道办...

  • 通山快板演绎精准扶贫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远杰、朱秀丽报道:“竹板一打啪啪响、我们八人来登场、惠农政策好又多、就把扶贫讲一讲”。伴随着节奏...

  • 通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整治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蔡祖峰、陈桥报道:近日,通城县文体广新局召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组织全县文体市场经营业主学习...

  • 嘉鱼乡村教师出版诗集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新林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嘉鱼县作协获悉,该县官桥镇乡村教师程宏安出版诗集《忘忧草》。   据了解...

  • 一块木雕的文创之旅

    嘉鱼文化底蕴浓厚,“二乔故里”闻名遐迩。其中,凭借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享誉各地的嘉鱼木雕历史悠久,成为嘉鱼城市形象一道...

  • 通山红色宣传有声有色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阳、徐世聪报道:激扬奋进的腰鼓、整齐划一的舞蹈、高亢亮丽的山歌……近日,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吴氏宗...

  • 嘉鱼挖掘“三国文化”打造旅游名镇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葛琦、孙剑报道:“原来靖江王庙供奉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将丁奉啊!”8月26日,外地游客在嘉鱼县...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