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拍打舞:民间的狂欢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8-13 09:12
  一曲劳动的颂歌
  这是一种纯粹的民间和乡野的舞蹈。
  “拍打舞原来叫拍打歌,由民间男女老少善长的拍打游戏而来,隶属于汉族山区民间舞蹈,为楚文化范畴,如今仅在通城县石南镇、大坪镇流传。”通城县群艺馆专门研究通城民间舞蹈和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左心泉先生说。
  拍打舞的传人陈天水长年外出打工未回乡,左心泉拿出一张关于拍打舞的光碟播放给我们看。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电视画面里,几位女舞者随音乐节奏进退而舞,扭腰旋转,双手拍肩、拍臂、拍腰、拍髋,动作轻盈而刚健,舞姿柔美而娴熟,把通城人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大呼过瘾。
  左心泉介绍,拍打舞与劳动是分不开的。《古诗源》中记叙了尧帝视察乡野时,偶见两位老者边击石边吟,曰《击浪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在氏族社会,拍打舞是劳动人民劳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他们以击打方式来抒发超然于世的愉快心情,亦用来表现狩猎、捕鱼以及丰收后的喜悦。
  历经两百余年的演变
  通城拍打舞的自成体系还得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起初,拍打舞也还只是一种家庭里的游戏,大人陪伴细崽互相拍打着玩耍,后来才逐步扩展到邻里乡民之间。人们在打柴、插秧、剁猪草的劳动之余,在田头、地坎休息时,都喜欢相互拍打娱乐。他们边唱边摸:“一只手来打,一只手来摸,只准打三下,不准打‘唻咯’多。有人打得到,快拿酒来喝。”其乐融融。
  拍打舞向舞美方向发展,具有舞台欣赏价值,却是清王朝土崩瓦解之时。左心泉介绍说,“这个时候,拍打舞已经演化成了年庆时的集体表演,很多民间艺人把拍打舞这项民间娱乐活动提炼成了喜庆的表演形式。”
  27代传人撑起的狂欢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通城拍打舞在民间悄然生根、发芽,它的成长,离不开一双双充满乡土艺术眼睛的关怀,这其中就有为拍打舞倾情一生的胡瑞清老人。胡瑞清老人生于1930年,他自幼家贫,6岁时家里就让他学篾编。他从小活泼,爱好曲艺,在学技之余,拜了黎逢林、左雪映等几位唱戏师傅为师,学唱提琴戏、打锣腔。平时,胡瑞清随师傅一道在草台班里唱戏,闲暇时就跟着师傅学跳拍打舞娱乐。
  到上个世纪40年代,拍打舞动作还很单调,胡瑞清在搜集整理拍打舞动作语汇的同时,把动作进行加工、提炼,使拍打动作更加丰富;为使拍打舞具有节奏美、舞台美,他加入了音乐,设计了拍打舞造型和服装,并组织家人和戏班人员排练,每逢节日就到大场合表演。以后,拍打舞从乡间的娱乐变身舞蹈,登上了舞台。
  1988年,根据通城民间拍打舞自编自排的《拍打歌》一举获得了湖北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赛金奖。
  “胡瑞清老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去世了,拍打舞现在传到陈天水这一代已经是第27代了。陈天水也是唱花鼓戏和提琴戏出身,对胡瑞清老人那一套拍打舞学得比较全面。目前,其它的民间艺人都不比他跳的拍打舞,他跳的有一种原生态的味道。”左心泉说。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地方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年轻一代传承传承拍打舞的热情正在减弱。随着深得拍打舞精髓的老艺人先后离世,拍打舞的传承已缺乏核心和骨干力量,拍打舞也渐渐失传。“为了生存,很多民间艺人都背井离乡打工去了,拍打舞的传承人陈天水在浙江务工几年未回乡。没有专项的经费,没有专业、固定的人才来传承这项遗产,拍打舞的传承成很大的困难。”
  生于民间,也将长于民间
  左心泉说,“拍打舞从它诞生之日就带有群众性、民俗性和公益性,它不像有些民间技艺,有传男不传女之类的限制。它易懂易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适于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我们通城县文化馆不仅认真组织了对拍打舞的资源普查,还积极整理、挖掘并创新排演拍打舞,争取让拍打舞在各种大小晚会上露脸,以演推动拍打舞普及。不过,拍打舞属公共文化,有投入,没有产出,它的传承发展,还是需要政府的扶持。”
  2008年,通城县文化馆曾安排了两期拍打舞培训班,针对通城各乡镇、文化站干部和拍打舞爱好者进行集中培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现在,通城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拍打舞课,社区里也有人跳拍打舞健身了。
  拍打舞,生于民间,也必将长于民间,愿它能长生,不老。(杜培清   孔庆平)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情真意切唱情歌
下一篇: 记通羊桥头山歌会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