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新时期越剧艺术的发展(一)

来源:中国戏曲网 时间:2007-02-08 10:59
  “文革”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革”中备受摧残的越剧开始复苏,并在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77年1月起,一批横遭迫害的著名演员重新登上舞台。一大批被打入"冷宫"的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被撤销和遭到严重破坏的院团陆续恢复或重建。1981年,14个省市恢复、重建的专业越剧团已达119个。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新剧目的创作是从男女合演的现代戏开始的,1977年、1978年、1981年,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的越剧院团相继创作演出了表现毛泽东和杨开慧烈士革命事迹的《忠魂曲》,表现周恩来丰功伟绩的《报童之歌》、《三月春潮》,表现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风云变幻的《刑场上的婚礼》、《鲁迅在广州》,表现张志新烈士事迹的《强者之歌》,塑造的舞台形象有重大突破。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和拨乱反正的深入,被打入冷宫十几年的传统戏和历史剧也陆续恢复演出。女子越剧中的老艺术家积极复演优秀保留剧目,排演新的剧目,进行艺术总结,无私地指导青年一代。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形成各自的流派。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新时期越剧艺术的发展(二)
下一篇: 中国越剧流派艺术简要概述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