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处咸安区西南15公里处的小镇唐朝就有了,到了宋朝就十分繁华,是经贸发达之地,被称为“小汉口”。
踏进这条街100米后,突然为我打开尘封了的记忆,路是青石板的路,房子是砖头和木头相互依偎着搭建起来的房子。小巷门外流动着嬉戏玩耍的儿童,门里幽暗的角落里坐着独自满面慈祥安静的老人,让我惊奇的是还有许多平静、从容的手艺人。那里的门还是那种用木板一扇一扇沿着槽子关上去的门。眼前的景象宛如我儿时生活小镇,倍感亲切!
街上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商店,甚至那种伪装成超市的小商店也没有。商品都白摆在家里卖,镇上的人想买什么东西,马上就知道去哪家,都是很熟悉的人,有时候赊账也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是东家的牙膏用西家的扫把来换,这样以物品互相交换的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方式也还时有发生。
卢师傅在小镇打了30多年的铁,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工艺。他说:“我的手艺恐怕要失传,现在年轻人不学这东西了。”“我跟着老爹学了8年打铁,连个老婆都没找到;我一去了外地打工就谈到女朋友。”卢师傅的儿子与我聊天道。
他们的话让我明白,小镇何以保持到现在,年轻人想出去,老年人愿意留着它。
[page_next]
[page_next]
[page_next]
[page_next]
[page_next]
( 本版照片和文字均来自咸宁新闻网,由网友“透过玻璃看”提供。)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城郊踏青
下一篇:
市摄协与咸宁新闻网赴通山古民居采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