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潘家湾镇蔬菜产业的新突破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08 09:22

摘要:去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考察时,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调研报告认为,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以下简称潘菜)具有三大特色:蔬菜种类聚焦;种植规模连片;产销模式科学。面临三方面问题:基础夯实不够;物流成本过高;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不够。基于此,提出八条突破路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筑牢潘菜产业发展基石;强化潘菜田间管理;健全储运销渠道;藏菜于地,藏菜于技;促进供应链赋能;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强化对外竞合,让潘菜走上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

一、潘菜产业主要特色

一是蔬菜种类聚焦。主打“两瓜两菜”,上半年冬瓜、南瓜,下半年包菜、白菜。

二是种植规模连片。飞机上俯瞰长江南岸的嘉鱼大地,显眼的一大片绿屏,平展如毯,蔚为壮观,它就是潘家湾的甘蓝地。

三是产销模式科学。潘菜长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1.7万名农民参与经营务工,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景。

二、潘菜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夯实不够。优良品种有限,“舌尖上的味道”有待新突破;土地呈现出“雨天一脚泥,晴天一把刀”的状况,潘菜土壤已经恶化了;潘菜产业的集约化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物流成本过高。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供应链冗长;运输方式单一。

三是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广度、深度还不够。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产业链协同不足;高端产品较少;技术研发不够。

三、潘菜产业的“三路”突破

(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潘菜产业指出了明确方向和具体行动,这是继续做好潘菜产业的最大理由和最强信心。

二是潘家湾人的种菜情结。潘菜产业历经40余年发展,已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认同,在百姓心中形成了深厚的种菜情结。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催生了潘菜产业,潘菜产业又福泽了潘家湾百姓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锚定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精巧干,对“十里蔬菜长廊”规模只增不减,科学呵护,让蔬菜产业融入潘家湾百姓的血脉,将潘菜产业做优做强。让人们一谈到潘家湾就想起“两瓜两菜”,一吃上“两瓜两菜”就想起潘家湾。

(二)筑牢潘菜产业发展基石

一是持续加强良种研发。加大科研投入;建立院士工作站。

二是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深耕划锄;科学轮作;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使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三是改善地间路网和灌溉采收系统。对潘菜长廊2.7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的沟、渠、路进行硬化改造,实现沟沟相通,路路相环,田成方、林成行,旱能灌、涝能排,运输畅通无阻,方便货车直接开到菜地,提高蔬菜生产和流通效率。对十里蔬菜长廊实行机械播种、机械采收,微喷滴灌。

(三)强化潘菜田间管理

一是下苗。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的播种时间;进行苗床管理。

二是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肥料配比,走好蔬菜质量之路,就是要走好种子和肥配之路;叶面肥的施用,潘菜种植要精准测定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最优比例,既增强土壤肥力,也提升蔬菜口感。有机肥从村民的生活垃圾中获取,借发展潘菜产业之机,大力加强潘家湾镇乡村垃圾治理,使其变废为宝,让潘家湾镇的道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美丽,从而吸引更多的八方来客愿意在嘉鱼、在潘家湾镇多留几天。

三是除虫。加强病虫害监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审慎使用化学农药。

(四)健全储运销渠道

一是储存设施的建设。为了保证蔬菜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潘家湾镇需要建设完善的储存设施。这包括建造现代化的冷藏库和保鲜库,以便在蔬菜丰收季节能够及时存储,避免因季节性过剩导致的浪费。同时,储存设施的建设也有助于调节市场供需,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确保蔬菜能够在全年稳定供应。

二是运输网络的优化。潘菜除陆运外,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发挥潘家湾核电深水码头市场功能,量大远程可考虑水运,将鲜菜脱水初加工地由现在的河南、山东转移到长三角地区。

三是信息管理的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指导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储存环境,确保蔬菜质量;运用智能物流系统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潘菜产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升竞争力。

四是龙头企业的引领。政府引导企业延伸加工链条,开发蔬菜深加工产品,通过“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加强龙头企业“湖北金润农业”与全国多个商超、农贸市场合作,使年交易量倍增。 

(五)藏菜于地,藏菜于技

一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始终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有效合作,不做面子工程,吸引专家长期驻点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与技术研发,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主体深度对接。开启“蔬菜产业学院”实质合作,今年4月10日,嘉鱼县人民政府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共建“蔬菜产业学院”签约仪式,“蔬菜产业学院”是嘉鱼县蔬菜产业“两院三中心”研发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议,以改良潘家湾镇畈湖村的耕地土壤为切入点,进行校县实质合作,咸宁职院拿出土壤检测分析数据,提出改良方案并协作实施。

二是完善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开展常态化技术培训,培育本土科技型农民。

(六)促进供应链赋能

一是全链数字化。依托“互联网+农业”模式建立直达消费终端的供应链平台,从种植端到配送端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管理。

二是产品深加工。引进FD(Freeze Dried)冻干技术生产线,开发即食蔬菜脆片、复合蔬菜汁等高附加值产品;配套建设中央厨房,为武汉都市圈供应预制净菜。

三是资源优配置。引入“数据要素×种植积数”模型精准测算生产周期;联合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应用冷链物流系统拓展销售半径。实现潘菜跨区域高效调度,保障全国市场全年稳定供应。 

(七)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

一是利用新媒体营销。扩大媒体宣传力度,将潘菜的经济菜园转化为红色菜园,提升经济溢价,以扎实的工作、良好的成效迎接“回头看”;还可以邀请网红主播到田间地头进行直播带货,增加潘菜的广泛知晓度。

二是参加展会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会、推介会,展示潘菜品牌形象和特色亮点。

三是打造品牌文化。利用“十里蔬菜长廊”景观资源,打造田园观光、采摘体验项目,挖掘潘菜产业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举办“蔬香美镇”文化节,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增强品牌传播力。

四是在包装袋上做文章。潘菜产业的品牌效应可以在包装袋上得到体现和强化。“思特丹”突出院士团队研发;依托“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的产业定位,包装袋上突出“潘家湾蔬菜长廊”“嘉鱼特产”等地理标志信息;基于智能育苗基地、水肥精准化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绿色种植标准化。包装袋标注“绿色蔬菜”“出口认证”等标识,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需求;延伸产业,扩大就业。通过上述多维的品牌整合,潘菜包装袋不仅成为产品载体,更转化为区域产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可视化符号,制作生产包装袋的过程就是另一个附加产业,可以带动新增就业。

(八)强化对外竞合

一是与周边城市协同共进,扩大潘菜产业规模。了解孝感叶菜类规模化、鄂州水生蔬菜、黄冈特色蔬菜加工、嘉鱼冬春冷凉蔬菜的特色,以我市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为载体,整合周边城市冷链物流网络、检测认证、科技服务等资源,联通武汉白沙洲、孝感南大等批发市场交易数据,构建需求预测模型,根据市场变化,错位发展特色蔬菜,不断扩显潘菜产业规模与特色。

二是精准对接武汉,提升潘菜品质。针对高端群体:由企业或大农户定向培育有机蔬菜,开展社区宣传、免费品鉴、会员制团购,提升蔬菜价值;针对中端群体:与武商、中百合作设立嘉鱼特色蔬菜专柜,实行“前夜采收、凌晨配送”的12小时直达模式,扩大潘菜知名度。

四、结语

潘家湾镇依托平原沃土与温带气候优势,打造“绿色菜篮子”特色产业。科技赋能,打通从田间到商超的全程溯源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全链条品质监控,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引入水肥一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三产融合,打造优质品牌,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潘家湾镇在打造长江流域江滩露地越冬蔬菜基地的建设中,坚定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不断取得新突破,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从产量大镇向质量强镇的跨越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样板。

课题组组长:熊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组成员:金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汤威(嘉鱼县潘家湾镇政府)

            余天晏(嘉鱼县委宣传部)

            毛兰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组指导:高又玲(咸宁市发改委)

            吴学明(咸宁市社科联)

咸宁市社科强县乡镇行第三调研组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将咸宁民间歌曲打造成地域文化的音乐标识(上)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体系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