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融合发展,在教育领域传统文化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高校教师要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传统文化,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体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本文主要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借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较为便捷,高校学生思想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了传统文化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两者融合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困境。相关人员对此要有全面认识,深入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为后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指明方向,促进传统文化以更多的形式传承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合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
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了传统文化,但是融合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成效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融合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否丰富等。一些高校未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融合的内容较为有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哲学、处世方面,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孔孟礼仪、道家思想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传统文化仅仅集中在这些方面是不够的,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还会制约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时,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挖掘传统文化多方面价值,借助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深入。其次,有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传统文化时比较零散,未能进行梳理和整合,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式融合降低了融合的效能,进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些教师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在系统化、连贯性的融合中会存在较大困难,制约了传统文化的高效融合。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内容不够丰富,在深度和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不利于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合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多种形式,其中以思政理论课开展是一种主要的形式。思政理论课内含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教师对这些元素的应用不足,无法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思政素养中的价值。有些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课时存在较大的功利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也在一定程度打击了教师拓展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制约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和传承。有些高校为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课程主渠道外还开展了社会实践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缺乏组织性和固定性,体现出很大程度的形式化,导致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低效化。
3.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成效与融合方式有密切联系,融合方式的单一化、被动性会影响学生学习。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采取填鸭式,没有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长此以往学生会抵触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另外,有些教师在思政理论课程融合传统文化时未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难以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未能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无法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仅难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会制约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彰显,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传统文化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困境,相关人员要加强研究分析,寻求有效策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助推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的传播。
1.丰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内容
当前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迫切性,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需要相关人员深入思考。在两者的融合中要丰富传统文化内容,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凭借,促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统筹考虑,比如思政教育目标、学生思想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等,从而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选择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融合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与教师做好配合,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进程。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名胜古迹进行参观,引导学生了解所参观名胜古迹的传统文化内涵,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核,真正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立体化的教育体系,专业课教师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融合传统文化,一方面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
2.拓展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渠道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要依赖课堂教学,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式比较单一。为此,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进行创新,拓展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渠道,使传统文化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中,在高度的融合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高校党委还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创新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动,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融合传统文化,举办文娱活动融合传统文化等。这些活动既能起到思政教育作用,还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出实效。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在提高思政素养的同时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创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方式
新时期,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要加强方式的创新,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身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重视对学生的启发,科学设计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在主动的思考和探究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教师要带领学生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整合,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传统文化短视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积极加入协同开展具体工作,比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融合传统文化,丰富课堂内容,体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高校管理人员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合做好机制保障,全面做好顶层设计;高校辅导员要基于自身角色创新活动形式,体现出活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既能放松身心,还能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也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学习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认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个人价值。
(熊春秀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枇杷为核百业兴,三产闭环共富路—— 通山大畈镇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光明日报记者牛梦笛光明日报通讯员游欢这两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的火爆,让传统文...
七夕节这天,光明网联袂酷狗音乐上线网络中国节系列七夕节特别策划——“一夕千念情长相伴”主题歌单。利用数字音乐挖掘传统...
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发行数百个国家,故事、原创、科技水准均获得较大提升传统文化动画题材耀眼夺目作者:胡祥近日,国家广播电...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徐大发、通讯员阮绪焕报道:日前,通山县孝和传统文化学校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典礼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孟祥伟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健康咸宁建设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咸宁网...
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各地通过举办龙舟赛、包粽子大赛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通讯员田丽美丽的嫦娥奔月题材剪纸、精湛的竹木雕刻、充满乐趣的提琴戏活动……自9月下旬开始,湖北...
咸宁网讯通讯员邓丹、程宏安报道:10月13-14日,嘉鱼县官桥镇诗词楹联书画学会在官桥镇中心小学、舒桥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
“山东应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现实基础深厚的优势,倾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