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推进垃圾分类没有捷径可走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6-27 08:40

○ 汤伟

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生态文明、绿  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社会  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垃圾分类  链条很长,涉及物质流动的全过程,  包括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到  废弃、回收、再利用。同时,关联的  要素和机制异常纷繁,几乎每个环  节都有不少的行为主体,利益多元,  耦合性难。这种复杂性和系统性对  政府的制度供给、政策制定、管理模  式以及公民道德提出多方面挑战,  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加强科学  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  成。  

在磨合上下功夫  

近年来,尽管重视程度与日俱  增,但在垃圾分类的推进方面相对缓  慢。其中,居民、政府和企业等权责  不明以及主体参与动力不足,是一个  重要原因。  生活垃圾的制造、收集、运输、处  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少了任何一个环  节都不行,对社会合力的要求比较  高。它既要有自上而下的宏观框架  和操作性强的制度设计,也要有自下  而上的全民参与和基层协调。相较  于框架和制度,全民参与的落地难度  较大。日本和德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公民主动分类是核心一环,且毫无捷  径可走,只能在磨合上下功夫。磨合  就意味着长时间的试错、调适,通过  不断的教育来持续营造社会氛围。  

事实上,在不同国家,由于垃圾  来源、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垃圾分类  和处置上会有不少差异。比如,德国  侧重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不仅  体现在包装上,还体现在回收上,由  此衍生到运输、处置等多个环节。又  如,瑞典更注重技术应用,每个社区  都有先进的处置系统,成本昂贵却有  效。

但是,也有一些共同规律可以遵  循。比如,以法治为基础,对生产者、  销售者和消费者责任进行细致规定;  将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资源再回收  产业化利用进一步结合起来;强调基  层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等等。

在“两网融合”上发力  

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  圾分类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对  标国际一流,上海在垃圾分类和资  源回收“两网融合”等方面理应进  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  

例如,在运输等环节大量运用智能  技术,以便更迅捷地监测到垃圾流  动的有效信息,进而更灵敏地发现问题,给出相应解决方案;通过掌  握居民的行为模式和利益偏好,最  大限度提升治理的有效性;瞄准技  术前沿,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  链的深度融合来推动外卖、快递等  诸多行业的转型。  

进一步来看,上海推进垃圾分类  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首先,更多发挥各类主体积极  性,并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在动员和  引导方面的作用。要对全社会进  行强有力的总动员,使垃圾治理不  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一件  “人人参与”的事。通过综合集成  推进,实现草根创新与制度引领相  结合。

鉴于目前垃圾治理市场化  程度较低、市场主体参与不足的现  状,环卫部门、资源回收部门有必  要进行职能整合、环节衔接和产业  融合,在不同维度、不同环节引入  市场机制,并在基础设施、末端处  置、资源回收等环节推进科技创新和  产业项目融合。  

其次,把垃圾分类作为推进长三  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的一大抓  手。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文化、历  史、区位、资源条件存在一定的相似  性,产生的垃圾类别和形态高度类  似,从区域层面推动垃圾处置一体化更能产生规模收益。目前,一个  主要困境是地方性和部门性的行政  壁垒。这种壁垒不仅导致跨界违规  违法运输和倾倒垃圾,而且影响到  垃圾治理规模效应和治理容量的扩  大。建议将垃圾分类延伸到整个长  三角合作平台,通过区域合作机制  建设,及时分享不同城市的成功经  验,统一垃圾分类的标准、资质,扩  大市场主体、专业性社会团体的活动  范围。  

最后,将推进垃圾分类作为乡村  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  低、垃圾种类更为复杂,不仅增量迅  速、异质性突出、成本高,难以建立  统一的标准化处置体系,而且存在  资金不足、运行设施不全、管理机制  松散等诸多制约。为此,除了提高  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加公共资金供  给、配备基础设施、落实基层责任之  外,关键要形成“户投、村收、镇运、  区处理”的城乡统筹的农村生活垃圾  治理体系。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咸宁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下一篇: 用法治思维推动企业安全生产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