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育随笔 >> 正文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的双向探索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5-23 16:23

咸宁市实验小学 付来

人工智能正在赋能千行百业,教育也不例外。作为咸宁市数字赋能教学改革实验校,咸宁市实验小学正全力推进智能课堂建设。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主动拥抱教育数字化浪潮,以专业智慧与育人使命勇闯新赛道、实现新突破,成为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积极构建者,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实践。

今年是教育信息化2.0高速发展期,以数据驱动、融合多种技术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生态是必然趋势。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是新时代教师的必答题。2024年7月,咸宁市实验小学被确定为“数字赋能教学改革”试点校后积极推进相关活动。然而,虽然大部分一线教师认可人工智能提升教学效率,但仍有少数教师抵触技术应用。这种认知差异本质上源于对教育本质与技术价值理解不同。

教师需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教学范式的转换。借助人工智能备课系统,教师可从课件制作中解脱,将精力投入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智能学情诊断报告能让教师清晰了解学生知识薄弱点,实现“以学定教”。这一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是教育思维的升级。教师应把人工智能视为洞察学生、优化教学的智能助手,以积极心态拥抱教学变化。

前期课堂实践显示,部分教师在使用智能授课平台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教学时存在技术能力不足问题,如不能熟练操作平台、无法将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缺乏创造教学模式的能力等。

善学善用是提升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发现并解决教学应用问题,熟练掌握智能教学平台操作。借助学科团队力量备课,结合学情数据制定个性化教案,提升备课质量。在数据驱动与智能分析中精准把握学情,实现因材施教。还可创造性使用人工智能互动系统,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利用智能评价多维度分析学情报告,为精准教学提供数据依据,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教师深度辅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技术是教育的翅膀,但不能让翅膀变成枷锁。”教学中要警惕“教育异化”风险。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式,但育人本质不变。教师使用人工智能学情分析系统时,要保护学生“成长隐私”,将能力图谱转化为“成长阶梯”,用鼓励性语言解读数据,避免伤害学生自尊,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发展。

“技术伦理”与“人文关怀”在数字赋能中至关重要。当学生用人工智能生成诗歌时,教师应引导超越技术层面的思考,让课堂成为培养完整的人的主阵地。

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潜在风险。人工智能作业批改不能替代教师面批,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生成的教学设计会导致教师创新能力退化。教师可采用“先人工设计、再智能优化、最后二次创作”的三段式备课法,让技术成为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而非替代品。

面对海量教学资源,教师要具备主动驾驭信息的能力。通过系统标签初筛、结合教学目标二次筛选、根据学生特点个性化改编,避免在数据洪流中迷失方向。

站在教育数字化变革的路口,教师应成为技术教育生态的共建者。以积极拥抱的心态、善学善用的能力、以人为本的情怀和趋利避害的思维,让人工智能赋能课堂,让学生在技术与人文的滋养中成长为主动学习者。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悦己"有度方为智
下一篇: 携手共育 合规前行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