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熊大平
“老师,我家孩子文具盒里的笔都不见了。”近日,城区一小学家长群里因家长的一则寻物消息炸锅。孩子们不爱惜文具,随意浪费的现象让家长揪心,老师们也费尽心思引导学生厉行节俭。
随意撕本 乱放铅笔
“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需要书写练习的内容并不多,可是练习本却特别浪费,一个星期不到就说本用完了,要买新本。”昨天,家长吴女士对记者说起这件事觉得很奇怪。随后,记者对小学家长作了随机调查,家长普遍反映孩子用文具很“费”,常常要买新的,但是因为小学生用的本和小文具花钱不多,所以很多家长并不是很在意。
采访中,记者发现浪费文具的现象在中小学都比较普遍,一位六年级的家长说,很多学生的本子总有那么几页被随意撕掉、乱写乱画,随意打草稿,一个练习本没写完就换掉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老师说,家庭条件好了,学生文具更新快,只要是孩子要求的,家长都会答应。尤其是一个学期结束之后,很多旧文具都会被扔掉,这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教室雨伞一大堆没人要
不仅仅是学习用具随意浪费,生活用品在学校弄丢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前几天下雨,初中生毛毛就是淋着雨走出校门的。“我的雨伞找不到了。”见到妈妈李女士的第一句话让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是毛毛这个学期弄丢的第3把雨伞了。李女士介绍,从小学开始,孩子每学期都要弄丢几把雨伞,孩子们有的放在教室门口,很多伞在一起,就认不出自己的雨伞,找不到自己的雨伞,也不会随意拿一把,就这样不知掉了多少伞。除了掉雨伞,掉校服、水杯,都在毛毛身上发生过,好在遗失的校服被老师捡到,才幸免丢失。
很多家长表示,这些生活用品,随意一放,大家就容易忘记,加之丢三落四是孩子们的共性,常常到了学期末,教室里总有没人认领的雨伞。有老师表示,家长们不会去深究物品丢在哪,导致孩子们产生了“旧的去了,新的必来”,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家里什么都不缺、什么事都不操心,全权由家长代劳,于是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厉行节俭的习惯不能丢
针对学生乱丢文具的现象,很多老师也开动脑筋,让学生在文具上写名字、做标识,方便丢失后及时找回来。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收纳整理。
今年以来,教育部门发文,要求各级各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劳动果实,不剩饭菜,不浪费粮食。教师呼吁家长合理引导孩子的消费观念,不能因为文具不贵就随意浪费,要和孩子一起养成节约、朴素的生活态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区人工智能教育喜获丰收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远杰杨家茂)“我女儿数学作业遇到难题,我将求助的信息发到家长微信群,第二天女儿到学校后,老师很快为她...
“以前一排小卖部占据了右侧人行道,左侧人行道也有很多流动商贩,导致一部分接送孩子的家长拥挤在中间主干道上。近两年,随...
但家长的从事职业、文化层次、教育观念等不同,尤其是双方对待学生具体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很容易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误解...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报道: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6月17日,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防溺水宣传活动,并向学生及...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报道: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6月17日,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防溺水宣传活动,并向学生及...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沟通家长不掉“链”葛建新坦言,学校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堂直播课程都成...
咸宁网讯通讯员孟巨峰、张成朋报道:为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职能, 10月29日,咸安区汀泗初级...
《锄禾》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虽然它被收入小学一年级课本,但很多孩子在牙牙学语的启蒙阶段就在家长的引导下背诵过这首诗...
新学期已经开学,校园里的双胞胎越来越多,双胞胎要不要分在一个班,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还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陈女士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