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坛春秋 >> 正文

秉承教育情怀 助力学生成长 —— 记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但晓波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23 14:40

人生轨迹,尽在点线面体中;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这是但晓波老师 32 年教学生涯的生动注脚。自 1993 年踏上讲台,这位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兼班主任,便以教育为初心,以热爱为底色,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园地里深耕不辍。他是学生心中的良师、同事眼中的益友,用师德立教、以匠心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平凡而闪光的教育故事。

用心教学,以“勤”筑基

三十余载执教路,但晓波对教学的热忱从未褪色。他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是奔流不息的河。” 为此,他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主动参与各类培训研讨,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课堂。备课时,他逐字钻研教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结——讲几何图形,带学生动手制作模型,让立体思维在指尖生长;讲函数概念,用购物折扣、行程问题作例子,让公式定理变得可触可感。

为让课堂更鲜活,他深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函数图像变化,用在线互动平台激发课堂活力。学生们说:“但老师的数学课像‘解谜游戏’,枯燥的公式都活了过来。” 这份勤勉换来了亮眼的成绩单: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常年名列前茅,多名学生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奖,他本人也多次获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更难得的是他对学生的“不放弃”。学困生的作业本上,总有他密密麻麻的批注;放学后的办公室里,常能看见他为学生补课的身影。疫情期间,他钻研线上教学技巧,逐人检查作业、在线答疑,生怕一个孩子掉队。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哽咽道:“孩子曾徘徊在及格线,是但老师每周两次义务辅导,硬生生把成绩提了近 30 分。”

悉心研导,以“技”传薪

作为学校数学教研的骨干,但晓波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主持或参与多项市校级课题,撰写的论文屡屡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为课程改革贡献着实践智慧。而他更看重的,是把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

在“青蓝结对”活动中,他与多名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听课评课从不走过场,他会逐句分析课堂语言,手把手指导板书设计;青年教师遇到难题,他总能拿出具体方案。在他的带动下,几位徒弟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青年教师们说:“但老师像灯塔,不仅教我们怎么上课,更教会我们怎么扎根讲台。”

初心不改,以“爱”润心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但晓波将这句话刻在教案扉页。他深知,比起成绩,学生的心灵成长更重要。

班里曾有个因家庭变故变得孤僻的学生,成绩一落千丈。但晓波发现后,每天课后找他聊几句有时讲一道错题,有时听他说心事,还悄悄帮他申请助学补助。半年后,孩子脸上重绽笑容,成绩也追了上来。

在学生日记里,藏着许多关于他的温暖片段:“但老师总说‘你很聪明,只是暂时被困难绊住了’,这话让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月考失利时,他拍着我的肩说‘爬山难免摔跤,关键是站起来’,后来他陪我梳理错题,教会我整理错题本”。

如今,32 年过去,但晓波鬓角已添霜色,却依然保持着初上讲台时的热忱。他说:“只要站在讲台,看到学生眼里的光,就觉得浑身是劲。”这束光,是他用热爱点亮的,也终将照亮更多学生的前行路。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童心守护 教研引航 ——记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攀
下一篇: 执教育桃李 俯身护童心 ——记通山县九宫山镇第一小学教师王子川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