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
科 普 流感疫苗开打!需要每年接种吗?
详情:秋冬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明确推荐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进行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完成接种,建议不晚于10月底。
我国流感一般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流行,时间略有波动。医生称,接种疫苗后2-4周才能产生有效抗体,因此尽早接种非常关键。流感疫苗最优保护期为6-8个月,之后免疫力虽会衰减,但仍对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有免疫效力,因此提早1-2月接种对预防效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中国疾控中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科 普“细胞共振仪”包治百病?警惕这类“医疗”仪器宣传
详情:近日,售价万元的“细胞共振仪”在老年人中受追捧,其宣称能通过微波振动刺激穴位、打通经络,治愈多种慢性病,包装得科技感十足。商家在宣传中,使用了“治疗疾病”的描述,但厂商的产品说明页上写的却是“家用锻炼器”,使用风险明显。“细胞共振仪”宣传中所宣称的能干预的疾病类型,比如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还能治疗脑梗、心梗、各种妇科病等,已远超出微波治疗的常规适用范围。建议广大网民对“包治百病”“无副作用”及强行攀扯高科技概念的产品保持高度警惕。如涉及保健品,务必核验“小蓝帽”标识和正规渠道资质。发现可疑传销招募或虚假宣传,及时向 12315 或当地公安机关举报。(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8日)
下一篇: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宣传周期间,还举办了“青少年网络保护”“汽车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与个人信息保护”等8场分论坛,举办了校园日、电信日、法...
论坛上还发布了《个人信息的内生安全机制及实现》报告和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创新实践案例。
互联网的普及,让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广大网民关心的问题。
9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
针对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标准。
针对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标准。
针对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标准。
针对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标准。
本次巡展活动期间,除图文展览外,还将重点选择3-5所高校进行网络安全微视频展映,通过视频展播历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精彩回...
4日,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