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其他专题 >> 辟谣 >> 正文

冒官方名义造假行骗 借科技之名传谣牟利——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4月辟谣榜综述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时间:2024-05-09 18:44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4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民生政策、公共安全、科学科普等方面。造谣者或冒用官方名义杜撰歪解政策,或虚构夸大涉震情汛情灾情,或传播伪科普信息,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冒用官方名义造假行骗,损害群众利益。4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假扮相关工作人员,编造诈骗“话术剧本”,企图行骗牟利。如全国多地有群众接到所谓“网信办”来电,不法分子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以“群众手机涉嫌违法违规、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停机处理”等为由,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另有网传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开展“颐养家园建设”“个人普惠养老金方案”等所谓“官方行为”,实际上均系不法分子实施的违法诈骗行为;“养老保险断缴3个月待遇清零”“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假消息以讹传讹,歪解国家医保政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

炒作灾害谣言危言耸听,煽动恐慌情绪。4月,广东、江西、福建等南方多地持续多轮强降雨,台湾、新疆、云南等地接连发生地震,相关灾害消息牵动网民关注目光,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民的关心与共情,不惜编造谣言骗取流量,不仅混淆视听、误导公众,还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如广东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后,“清远英德洪水致码头崩堤”“绥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将进行分时段供水”“东莞暴雨8人死亡”等与事实不符的图文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夸大甚或虚构致灾情况;再如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4.7级地震发生后,“台湾7.3级地震导致重庆某桥梁晃动、浙江宁波一小区外墙开裂”“香格里拉市4.7级地震中有数百人受伤”等与地震相关的不实信息在网络流传,恶意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利用科技概念制造噱头,误导公众认知。4月,涉及天文、文物、健康、环保、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假科技、伪科学信息流传于网上,造谣传谣者利用人们对新技术的好奇和向往心理,或夸大其词、或扭曲事实、或利用AI凭空编造,企图蒙蔽群众、牟取私利。比如,“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纯属张冠李戴,“三星堆挖出酷似‘飞碟’青铜器”完全由AI合成,“福州福飞北路核辐射超标”则更是博取眼球的恶意炒作,扰乱广大群众的正确认知与理性判断。还有一些商家为带货牟利,利用伪科学炒概念,宣称“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体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损害公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此外,在食品健康领域,诸如“食用蜂蜜或花粉防过敏”“鸡蛋煮老后有层‘黑膜’,吃了会致癌”等说法流传,让人将信将疑,实则都是不符合科学、不利于健康的说法。

5月,“五一”小长假伴随着外出旅游高峰,与交通出行、饮食住宿、文旅消费等话题相关的民生类谣言及诈骗信息可能增多,涉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方面谣言亦或潜滋暗长。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网上各类传言切勿轻听轻信,加强核实辨别,增强防谣能力,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今日辟谣(2024年5月10日)
下一篇: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4月辟谣榜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