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其他专题 >> 咸宁保险业风采大展播 >> 新闻报道 >> 正文

【泰康人寿】金融教育宣传周 | 金融知识科普:守护零花钱,远离“钱坑”陷阱

来源:网站编辑 时间:2025-09-10 11:23

随着电子支付普及,青少年接触“钱”的场景越来越多——从春节压岁钱到日常零花钱,从线上购物到游戏充值,若缺乏金融常识,很容易掉入消费或诈骗陷阱。这份指南帮你认清风险、学会管钱,守护好自己的“小金库”。

一、青少年常踩的“金融坑”

1.“免费”消费陷阱:网上弹窗的“免费领文具”“0元抽手办”,或直播间“1元秒杀”,往往要求先填手机号、家庭住址,甚至让你用家长手机“验证”,实则是套取隐私,或诱导后续高额消费、自动扣费。

2.游戏/追星“氪金”坑:为“解锁”游戏皮肤、给偶像“打榜投票”,轻信“充值10元返100元”“组团刷礼物得签名”,结果充钱后被拉黑;或误点“自动续费”,每月被扣费却不知情。

3.“帮赚钱”刷单骗局:看到“学生刷1单赚20元”,先让你用零花钱小额试单并返佣,等你投入更多钱“冲量”,却以“任务没完成”“账户冻结”为由不返钱,甚至让你交“解冻费”。

4.盲目攀比乱消费:看到同学买新款球鞋、网红玩具,不顾自己零花钱多少,偷偷用家长手机转账购买;或跟风“拆盲盒”,花几百元却只抽到不值钱的小物件,造成浪费。

二、青少年必备金融小知识

1.分清“需要”和“想要”:买东西前先想——这是生活必需的(如文具、参考书),还是只是一时喜欢(如限量玩具、新奇零食)?优先满足“需要”,“想要”的可以列入“愿望清单”,攒够钱再买。

2.学会看“消费明细”:用家长手机支付后,主动看账单(如微信/支付宝“账单”页面),了解每笔钱花在哪;若发现陌生扣费,及时告诉家长,检查是否误开“自动续费”。

3.不碰“陌生钱”和“高回报”:陌生人说“帮我转账,给你50元好处”,或“投100元下周变200元”,一定拒绝——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回报背后大多是骗局。

4.管好“隐私信息”:身份证号、家长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绝不告诉陌生人,也不填在不明网站或APP里,避免账户被盗刷。

三、家长守护孩子“钱袋子”的3个办法

1.给孩子“零花钱管理工具”:用儿童银行卡或亲子支付功能(如微信“亲属卡”),设定每月零花钱额度和消费范围(如只能买文具、不能充值游戏),让孩子有“花钱自主权”的同时,避免乱消费。

2.和孩子聊“钱的话题”:逛超市时让孩子算“买1包薯片和1本练习本,哪个更值”,春节后教孩子给压岁钱分类(如50%存起来、30%买需要的东西、20%自由支配),培养理财意识。

3.做好支付“安全设置”:手机开启“指纹/面容支付”,关闭免密支付;定期检查亲子支付账单,若发现异常消费(如大额游戏充值),及时联系平台退款并教育孩子。

金融安全不是“长大再学”的事,从管好每一笔零花钱开始,学会理性消费、识别风险,才能让“小金库”越存越稳!



编辑:泰康人寿

上一篇: 【泰康人寿】金融教育宣传周 | 以案说险:警惕金融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下一篇: 【泰康人寿】金融教育宣传周 | 泰康人寿咸宁中支赤壁支公司金融教育宣传走进大桥社区开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活动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