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手段花样翻新,骗子们将黑手伸向信息相对闭塞、反诈意识薄弱的偏远地区。为守护大家的血汗钱,以下这些高发诈骗类型和防范要点,请务必牢记!
一、冒充官方类诈骗
风险场景:骗子冒充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银行职员等,以“发放农业补贴”“办理低保需缴纳手续费”“银行卡异常需转账验证”等理由,诱导转账。 真实案例:村民刘大爷接到“扶贫办电话”,称需先交1000元保证金才能领取补贴,转账后再无音讯。
二、虚假中奖与返利诈骗
风险场景:通过短信、微信群发送“您中了万元大奖”“扫码参与返利活动”等信息,要求先缴纳“税费”“手续费”才能领奖,实则骗钱跑路。
真实案例:王大姐扫码参与“转发链接返现”活动,支付800元后被拉黑。
三、冒充熟人紧急求助
风险场景:骗子伪装成子女、亲友,通过电话、短信编造“车祸住院”“被绑架需赎金”等紧急情况,要求立即转账。慌乱中,很多家长来不及核实就上当。
四、网络购物与刷单诈骗
风险场景:以“低价售卖紧缺物资”“刷单轻松赚钱”为诱饵,骗走货款或押金。偏远地区物流不便,村民收到假货或遭遇“空包裹”后维权困难。
五、养老服务诈骗
风险场景:针对老年群体,推出“养老投资高收益”“免费体检送礼品”等陷阱,诱导购买虚假保健品或投资项目。
防骗“四不”原则
1. 不轻信:接到陌生电话、信息,无论对方自称是谁,涉及转账一律先核实,可联系村委会、派出所或家人确认。
2. 不透露:绝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关键信息。
3. 不转账:任何要求提前转账的“好事”都是陷阱,坚决做到“钱不轻易出手”。
4. 不犹豫: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向村委会求助,切勿独自应对。
守住辛苦攒下的钱就是守护幸福生活!若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联系警方或村委会,让我们共同筑起反诈防线!
编辑:金娓
上一篇:
全民反诈行动丨泰康人寿咸宁赤壁支公司进商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下一篇:
新华保险湖北分公司积极开展 “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