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同学们,大家好,我要讲的是一位来自咱们家乡的革命烈士——何功伟的故事。”近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柏墩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一场特别的红色班会活动正在进行中,桂花镇文化站站长吴剑经常会来学校,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朗诵何功伟在狱中写给父亲的信,解读何功伟的英雄事迹。
何功伟,1915年11月21日出生于湖北咸宁柏墩乡中田畈村。1933年,他考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中学时期,他在武汉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活动,在抗日救国的浪潮中,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6年,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参与湖北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为党培养了不少在农村工作的骨干。
鄂南是通往湘赣的走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7月,何功伟在家乡重新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建立了咸宁中心县委,后改为中共鄂南特委,他任书记,并建立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武汉、咸宁沦陷后,鄂南地区成了日寇的后方,他指挥各地游击队在丛山密林里进行军事训练,多次伏击日寇,打击汉奸特务。
1939年9月,何功伟调任湘鄂西区宣传部长,后任湘鄂西区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他跋山涉水,深入基层秘密党支部,传达中央的指示,宣讲《论持久战》,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意对反动派的斗争策略。他带领党员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到敌特势力相对薄弱的偏僻山乡,用多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
当时随着政治环境的日益恶化,党的白区工作更加艰苦。何功伟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结合鄂西的实际,认为对党员进行革命气节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41年1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始终坚信党的事业必胜,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经受了严刑拷打,挫败了敌人的“劝降”伎俩和“感化”阴谋。
何功伟在给妻子的诀别书中写道:“告诉我所有的朋友们,加倍努力吧!把革命红旗举得更高。好好地教养我们的后代,好继续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同年11月17日,不到26岁的他含笑告别战友,在临刑的100余级石板路上,敌人放言只要何功伟回一回头就不杀他,但遍体鳞伤、拖着沉重脚镣的他义无反顾,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
何功伟等同志牺牲的消息传到重庆后,周恩来在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宣读了何功伟的遗书,并向中央书记处作了汇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指示南方局要为他们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1942年6月,延安各界在八路军大礼堂举行了追悼会,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悼殉难者》社论。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甘愿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他们的英雄壮举、感人事迹可歌可泣、激励后人。
何继伟,是何功伟在狱中给自己从未见面的儿子取的名字,意为继承革命事业。在2023年中共恩施州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电视专题片《绝不回头——记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中,何继伟说,1978年他到恩施去重走父亲走过的100多级台阶,他想了解一下看看,如果父亲那个时候回了头能看见什么。在情感与信仰的抉择中,父亲作出了选择。
1990年,咸宁市建成何功伟烈士纪念园;何功伟故居、纪念园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宁市咸安区原桂花中学更名为何功伟中学;千里之外的恩施州,也修建有何功伟烈士陵园,烈士就义长眠之地恩施方家坝村更名为何功伟村,方家坝小学也被命名为何功伟小学。
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办事处何功伟村党支部书记方尔雨介绍,该村被确定为2023年度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红色旅游路线的打造,让该村成为恩施各个学校远足和研学的场所之一。每年接待师生5万多人,红色足迹成为青春课堂的延伸。
驻足于何功伟烈士纪念园,每年清明节、桂花开花的季节,都有党员群众自发来到桂花镇,缅怀这位坚贞不屈的“青年楷模”。桂花镇柏墩村党总支书记何立坚说,该村是烈士的故乡,是一块红色的沃土。桂花种植面积大、品种多,数百棵百年古桂树傲然挺立,有“桂花之乡”的美称。当地将持续擦亮“桂花红韵”党建品牌,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党员群众从革命先辈先进事迹中汲取向上向善力量,营造红色传承、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原载《农民日报》2025年6月21日4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铁血将军杨靖宇:铮铮铁骨铸忠魂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报道:12月7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务委员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
每逢七一,总会想起中学动员我写入党申请书的刘万鹏老师,大学鼓励我向党组织靠拢的诸定立和汪光祖教授,我的入党介绍人邓喜...
推开黑漆实木大门,走进天井,抬头是装着暗红色格棱窗的二楼……位于南昌路100弄2号(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
这本书收入五篇党史论文,一篇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一篇是《对创建赣南闽西苏区的思考》,一篇是《以全局视角...
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必将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走向复兴的历史回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新华社记者黄明、梅常伟9...
1月18日,中宣部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本报推出“奋斗百...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一周,...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
穿越一个世纪,从50多人壮大到超过9000万人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牛创业团队实现的最成功创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