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6月26日电 题:抗日英雄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
新华社记者秦宏
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双髻山脚下,闽西上杭县溪口镇大岭下自然村里,矗立着一座庄严的革命纪念亭。这座亭子纪念的是当地走出的抗日名将廖海涛。
这是廖海涛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41年,在江苏溧阳塘马战斗中,廖海涛为掩护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机关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干部突围转移,率部与日伪军浴血奋战,最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大岭下村是革命基点村。1929年4月,当地就成立了农会,刚入党不久的廖海涛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廖海涛出身贫苦家庭,参加革命后,根据组织安排参与策划多次暴动;发展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妇女会等,吸收超八成村民;建立乡、区苏维埃政府并任领导职务等。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1931年,闽西红军兵工厂迁到大岭下村。1933年9月至1934年7月间,廖海涛先后任新成立的中共代英县委领导和中国工农红军代英独立营营长等职务,持续在上杭开展革命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的各级党政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在大岭下村旁的双髻山等据点建立根据地,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廖海涛领导的队伍也长期活跃于此。
“在此期间,反动势力采取各种毒辣手段,对根据地军民疯狂报复。”上杭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李金昌说,廖海涛付出母亲、妻儿被杀的代价,但他始终坚定“只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的信念。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廖海涛于1938年3月随新四军二支队北上苏皖抗日前线并担任四团政治部主任,在恢复、建立苏南抗日根据地斗争中,先后参与和指挥战斗数十次。
1941年11月28日,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机关、十六旅旅部驻地江苏溧阳塘马村突遭敌袭。廖海涛毅然拒绝先行突围,率500多名战士阻击7倍于己的日伪军,从28日凌晨激战至上午十时许,后遭敌军火力覆盖,中弹牺牲。
廖海涛牺牲后,新四军军部通电全军,高度评价廖海涛“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十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卓著功绩”。
2003年来,当地先后在大岭下村原有革命纪念设施基础上,修建了革命纪念亭、抗日英烈廖海涛生平事迹展馆等,并提升改造为“忠诚”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当地中小学生、干部职工都会前来开展祭扫、学习活动。
“近年来,我们还组织编写了《红色溪口》等红色历史教育丛书,并深挖红色资源,发展研学游、乡村游,学好党的历史,传承先辈精神,走好未来的路。”溪口镇党委书记王如永说。
编辑:但堂丹
“李纯斋烈士被日本人抓住以后,肚子上被刺了四刀,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他宁死不屈,英勇牺牲在村民打稻谷的禾场边。
编者按: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步枪1937年9月25...
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大门傅玉和楚天都市报记者满达见习记者尹鑫北踞汉水,南临长江,侏儒山扼守武汉的西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7...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通讯员黄高原5月18日,记者来到通山县通羊镇岭下村,步入4组公馆,一楼房间内,一张张课桌摆放在黑...
“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
再读《历史选择了邓小平》,再一次深刻理解这位伟人的执着。因为他抉择了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
“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身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1938年,...
孝感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村民李玲:一年挣个十几万块钱肯定是没问题的,是(先烈)他们创造下来的,享了他们不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