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方杨 严松
“这时,敌人的机枪响了,他一把推开身旁的通信员,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6月12日,红安县龙泉小学祠堂口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先队主题队课正在进行,大队辅导员高源讲述抗战英烈吴隆煮的故事,呼吁少先队员要记住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吴隆煮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14年出生于红安县高桥镇曹门村,是《亮剑》中一营长张大彪的原型。从黄麻起义到万里长征再到浴血太行,吴隆煮烈士一路征战立下战功无数。
右一为吴隆煮烈士。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吴隆煮任129师386旅772团1营教导员,772团副团长是王近山,《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
在1938年的彭城保卫战中,吴隆煮率1营四五百人阻击日寇,他率先拼杀、身负重伤,昏迷了3天,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我怎么能这么早就死去呢?我还要和战友们一起去战斗,赶走日本鬼子!”他说。
从1937年底到1938年4月,部队转战到晋东南地区,吴隆煮带领一营参加了长生口诱伏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村追歼战等著名战斗。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吴隆煮担任386旅17团副团长,他和决死一纵队担负起铁路破袭任务。21日,日寇板津大队向龙珠寺发起猛烈进攻,吴隆煮大喊一声“上刺刀”,带头冲了上去,在与日军激战中为掩护通信员中弹牺牲,年仅26岁。
多年以后,远在家乡的亲人才得知吴隆煮已经牺牲的消息。由于历史原因,他在山西太行抗日战场牺牲后安葬地不详。
吴隆煮烈士魂归故里红安。
让烈士魂有所归,吴隆煮烈士侄儿吴茂新、孙子吴永康、侄曾外甥王春华等亲属三代寻亲,历经20余年,多次寻访。在湖北、山西两地的共同努力下,经多番求证,终于找到吴隆煮烈士安葬地在山西省沁源县。2024年9月24日,在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举行吴隆煮烈士英灵安放仪式,时隔84年回归故里实现团圆。
地处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立有1481座红安籍烈士墓,其中抗日烈士156位,是黄冈市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2015年10月建成至今,已有20余万人次前来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洗礼。
“吴隆煮烈士的故事,是大别山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最生动的体现,激励大家在岗位上勇担使命、不胜不休。”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接待中心主任王敏说,为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红安县将推出“山河永志”图片展,再现湖北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
今年58岁的吴永康,是阳新县职业教育中心一名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从教30年,他在课堂上一次次讲述爷爷吴隆煮烈士的故事,激励学生用生命践行初心和使命,扎根基层用仁心、仁术造福人民。“如今,阳新县有七成乡镇卫生院院长,是我的学生。”他自豪地说。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王少奇:搞革命就不能怕死
下一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抗战英雄张自忠:力战殉国无愧民族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山壁立万仞,吕梁山沟壑纵横,南北绵延400多公里的太行吕梁,犹如两条巨龙纵卧在...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历时...
《鲁迅像传》(修订版)黄乔生著内容简介:鲁迅一生留下照片一百多帧,记录他的人生轨迹和人际交往,展现个人风貌。
服务区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说,太行山高速开通后,车流量很大,他们在高速路上通过差异化营销,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让司乘...
巍巍太行,莽莽吕梁。这里,曾是八路军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诞生地,八路军总部等重要机构长期驻扎在此。在左权县找寻红色记忆“此...
廖双河(通山)泱泱寰邦,赫赫吾党.谋人民之福祉,铸共和之无疆。遥想赤县,长夜未央,内忧外侮,国倾人徨。深圳崛起小渔村,浦...
”央视网《联播+》特梳理总书记与人民在一起的温暖瞬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箴言与心声,邀您一起感悟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
并将着力构建多个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创建“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
在救治一线以生命守护生命的白衣战士,坚守岗位连续奋战的普通民警,以真心真情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社区工作者……首批评定的1...
4月4日,清明节。我市举行哀悼活动,深切悼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市委书记孟祥伟和市委副书记、市长...